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疾病。年9月,发表在《Neurology》的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阿司匹林使用及其剂量与囊状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性。
目的:考察破裂的囊状动脉瘤与阿司匹林使用及其剂量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评价了年至年期间医院医院例确诊的患者和个未破裂和破裂的囊状动脉瘤。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阿司匹林使用,包括阿司匹林剂量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基于倾向评分的逆概率加权,校正病例与对照之间基线特征的潜在差异。进行其他分析,考察阿司匹林使用与治疗前再次破裂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在基于倾向评分加权的多变量分析中,阿司匹林的使用(风险比[OR]=0.60,95%置信区间[CI]0.45~0.80)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风险降低显著相关。阿司匹林剂量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之间有显著负向剂量反应关系(OR=0.65,95%CI0.53~0.81)。相反,阿司匹林使用与治疗前再次破裂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OR=8.15,95%CI2.22~30.0)。
结论:在这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中,在阿司匹林使用者中,确诊时阿司匹林治疗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显著降低相关,存在负向剂量反应关系。然而,一旦发生破裂,阿司匹林与治疗前再破裂风险增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