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是一项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各项危险因素累积作用的简单而价廉的方法,也可用来对将来心血管(CV)危险进行独立的预测。CIMT是采用B型超声评价颈动脉内膜和中膜层的厚度,CIMT已经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试验的终点标记的替代指标,更为重要的是从临床角度考虑,CIMT已经显示与心脏危险因素相关,可以通过改进治疗方法以便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努力得到更大的收益,也可以作为将来心肌梗死和卒中危险独立的预测指标。
来自Tufts大学的JosephF.Polak等人筛选出来自FraminghamOffspring的名志愿者,以平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内动脉最大内中膜厚度为暴露因素,经过平均7.2年后,观察志愿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之后,再利用多变量Cox模型分析内中膜厚度与其他危险因素。此外,研究者还根据长达八年的Framingham危险评分将志愿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并加入颈内动脉厚度重新分类,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否变化。结果在名志愿者中,共有人发生了心血管事件,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周围血管病、心衰。在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大PK中,颈总动脉完全败走麦城。重新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当颈总动脉厚度作为暴露因素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变化在1个标准差之内,而C统计量(Cstatistics)更是没有显著变化。而反观胜利者颈内动脉,当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比为1.21,C统计量也轻度增高。此外,在把Framingham研究中的危险因素当做整体进行分类后,再观察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的影响力,发现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时,志愿者患病的危险率为7.6%,瞬间秒杀颈总动脉的0%。脂质斑块通常是心血管事件的幕后黑手,不仅仅是冠状动脉,颈内动脉也未能幸免。在内中膜厚度大于1.5mm时,即有脂质斑块形成时,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率为7.3%,且C统计量为0.。
所以颈内动脉最大内中膜厚度是胆固醇等Framingham危险因素之后又一隐形杀手。
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立即被血管内皮细胞摄取,通过增强内皮细胞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活性,促进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有效成分三七,可扩张血管,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使内皮细胞的供氧增加,代谢改善,损伤减轻。同时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还可以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增加氧自由基清除,减轻对内皮细胞的损害作用。研究表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强化降糖、降压、降脂的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5年,可以明显延缓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且安全性良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