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学习42脑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

图释

图1.病例1:病灶位于幕上中线区脑室内,肿瘤为实性灶,中间可见少量囊变坏死,A图,T2Wl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B图,T1WI亦为混杂信号,其中可见小片状高信号(手术后证实有灶内出血);C图,矢状位增强扫描,肿瘤病灶为不均匀强化。术后病理诊断:节细胞胶质瘤,WHOI级。

图2.病例2:病灶位于左侧颞叶,呈大囊小结节改变,A图:T2WI图像显示囊性部分为高信号,小结节部分为等信号;B图:T1WI图像显示囊性部分低信号;C图,增强后T1WI轴位,可见囊壁结节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术后病理诊断:节细胞胶质瘤,WHOI~Ⅱ级。

简述

脑内节细胞胶质瘤(cerebralganglioglioma)是一种少见的原发肿瘤,肿瘤有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二种成分,约占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内原发肿瘤的0.4%~0.9%。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数文献报道,本病好发儿童和30岁以下成年人。节细胞胶质瘤好发于幕上,以颞叶、额叶较为多见。临床症状以癫痫多见。病变依其形态学改变可分为三种类型:(1)实性+囊变坏死型;(2)囊性+附壁结节型;(3)完全实性型。大多数病灶表现为囊实性改变。多数学者认为囊变是节细胞胶质瘤的特征性表现,出现率约为37.5%~53%。根据瘤细胞分化程度分类,节细胞胶质瘤可以是WHOI级或Ⅱ级,但有些节细胞胶质瘤因含有间变特征的胶质肿瘤成分,相当于WHOⅢ级(间变型节细胞胶质瘤)。

影像表现

节细胞胶质瘤MRI表现可分以下二种:(1)囊实性病灶或实病灶性:实性病灶时,T1WI多为等信号,囊实性病灶时的囊性部分为低信号;T2WI实性部分为等或略高信号。(2)囊性病灶伴附壁结节: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囊壁及其附壁结节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改变。囊性病灶的边界常清晰。无论哪种类型,大多数病变的占位效应和脑积水情况常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增强影像时,病灶可呈轻度不均匀性强化或明显强化,病灶的强化程度决定于肿瘤的病理分级,恶性程度越高的节细胞胶质瘤由于其丰富的血供,强化越明显。

(原作者:张琳张雪林,等;本网摘编)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
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yf/6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