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5岁李先生因脑梗来到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却意外被检查出颈动脉狭窄,并且病情比较严重。懂点儿医学知识的李先生,希望自己通过支架植入来治疗颈动脉狭窄。但是,当他听到血管外科主任邢壮杰为他的病情所作的具体分析之后,他听从了邢壮杰的建议,选择了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五天,恢复良好的李先生就出院了。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定
据邢壮杰主任介绍,颈动脉是脑部供血主要血管,血管的脂质沉积导致颈动脉内壁上斑块附着,在血液冲流过程中,不规则的斑块边缘易发生脱落情况,将脑部血管阻塞。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已被证实是引起脑缺血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而颈总动脉分叉处动脉硬化病变和动脉斑块栓子是导致脑缺血发病的直接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在欧美国家,一年之中,每10万人里就有00人患脑卒中,其中80%为缺血性卒中,0%为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者中,约一半的病人存在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出导致颈动脉阻塞的硬化斑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国外出现如今已有50年的历史,手术技术非常成熟。另一方法是颈动脉腔内成形术,即支架植入手术,自1世纪初问世以来,在治疗中的应用发展也很快。在美国,每年有高达10万例病人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预防脑缺血性病变。新世纪初,国内几乎同时引进了这两种术式。随着国内医疗科技的不断提高,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预防脑卒中的治疗方面也飞速发展。由于支架植入技术相对方便简单、痛苦小、创口小等优点,让许多人片面地以为颈动脉狭窄只要做个支架植入,就算对症施治,一“支”即可了事。其实,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治疗时究竟选择哪种方法,是有医学标准的。当颈动脉狭窄70%以上无明显症状,或是有症状、颈动脉狭窄超过50%,才是手术或支架植入的绝对适应症。其余情况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邢壮杰主任强调,医生在检查诊断清楚之后,一定要为患者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法。选错治疗方法,除了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定期超声检查: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如今,不仅各科医生对颈动脉检查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也在常规体检中加入了颈动脉超声检查这一项。不少患者因此得以及时发现病情,医院就医。邢壮杰主任表示,近年,尽管颈动脉狭窄的检查人数逐渐增多,但仍有许多人因没有及时发现而耽误了治疗。建议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以及有糖尿病、吸烟、高血压、肥胖等病史的“特殊人群”,每1~年就应做一次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医院血管外科是大连市卫生局血管外科专业一级重点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年起逐步开展颈动脉狭窄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根据颈动脉狭窄的不同情况提供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邢壮杰
医院血管外科、腹壁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东北三省疝外科协作组委员。擅长颈动脉狭窄、胸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介入和手术治疗以及腹腔镜腹外疝手术、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
文图来源: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