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抗结核治疗均有效;
3讨论
孟亚丰等将脑实质结核结节分为未成熟型和成熟型两类未成熟型是结核结节的初期表现,为增生性改变,系局限性结核性脑炎转化而成,以炎性渗出为主,病灶内有丰富的炎性细胞而胶原纤维含量较少,mri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显着强化当增生性结核结节不能被控制而机体的变态反应较强时,结节中心出现类脂质样干酪物质,mri表现为t1wi低或等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当干酪性物质中央出现不同程度的液化坏死后, 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形成“环靶征”的靶心,增强扫描不强化干酪样物质外周为炎性肉芽组织,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显着的环形强化,环壁厚薄较均匀,结核结节外围被膜主要以纤维组织为主,间或有钙化,构成病灶最外层, t1wi、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环靶征”表现,病灶由中心向外t2wi信号依次为高信号-低信号-高信号-低信号
典型的多发性脑结核瘤有特征性mri表现, 诊断较容易,对不典型病灶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进行综合诊断,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或手术
不典型多发性脑结核瘤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2mri表现
(3)多有颅外结核表现,ppd阳性,脑脊液等检查符合结核;
脑结核瘤多发散在结节7例,弥漫性点状灶4例,部位比较广泛,从大脑、脑干到小脑均有分布,以幕上为多病灶大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区,少数于白质区域,分布多散在独立,也有少数聚集成团,大小不等,直径2~15mm未成熟期2例,成熟期6例,两期混杂同时存在3例未成熟结核结节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实性结节状强化成熟结核结节t1wi 呈低、等或混杂信号,t2wi呈典型的“环靶征”,中心区为高信号,往外为低信号,外层为高信号,最外层为低信号增强后结节灶出现明显的环形强化,少数见多个环形强化病灶聚集;环壁厚薄较均匀,厚度约1~4mm;病灶周围水肿带范围或大或小6例伴局部脑膜强化,3例伴基底池强化
本组11例中,6例出现上述典型的“环靶征”分析本组病例,结合有关文献,作者认为,多发性脑结核瘤有以下特点:
(2)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及癫痫等;
1.2检查方法
多发性脑结核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国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达国家主要累及成人,常伴有免疫缺陷
颅内结核是由体内的原发性结核经血行播散所致,多发性脑结核瘤是颅内结核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误诊现对11例多发性脑结核瘤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脑转移瘤:转移瘤表现为大脑灰白质交界区多发圆形或卵圆形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呈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结合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等有助于诊断;(2)多发脑脓肿:多发脑脓肿病灶常较大,脓肿壁光滑、锐利,呈厚薄均匀一致强化;(3)脑囊虫病:脑囊虫病病灶小,壁薄,常为偏心性,血清免疫学检查有助于鉴别;(4)胶质瘤:胶质瘤单发多见,呈花簇样环状强化,周围水肿一般较重
(5)mri显示多发结核结节,并具有“环靶征”及环形强化特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采用ge signa 1.5t mr成像系统,扫描序列矢状位fset1wi、横轴位fse(t1wi、t2wi)及t2flair、冠状位fse t1wi选用头线圈,矩阵384×256,层厚6.0mm, 层间距2.0mm均平扫加增强,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0.1 mmol/kg,静脉团注
(1)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高,本组占85%;
男6例,女5例,年龄10~55岁(平均35.5岁);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8例行颅脑mri扫描、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ppd)、脑脊液、胸水、胸部x线检查作出诊断抗结核治疗后,4例复查 mri ,脑实质病灶缩小,水肿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