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脑病重症急救科成功抢救了一名90岁高龄重症患者。术后狭窄病变血管形态基本恢复正常,颅内血供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好转。
早饭后突然昏迷原是椎动脉重度狭窄堵塞“要道”
年,82岁的靳大娘因左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脑梗塞、脑动脉狭窄”,由于靳大娘年纪太大,手术风险极高,于是医院为靳大娘进行保守治疗,未处理狭窄的脑动脉。
今年3月份,90岁的靳大娘早上吃完早饭,女儿叫她时没有反应,叫醒后发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不清,家人赶紧拨打送入我院就诊,入院时老人已经昏迷不醒。
患者入院后紧急进入“脑卒中绿色通道”,行颅脑CT排除脑出血,脑病重症急救科刘涛主任考虑患者为大血管病变,遂决定紧急行介入诊疗。
王冬副主任医师带领介入小组为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患者脑动脉多发重度狭窄,其中左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约95%、右侧椎动脉V4段闭塞。患者右椎闭塞,左椎狭窄严重,远端的基底动脉几乎不见显影,如不及时手术,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术前造影示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球囊+支架打通颅内“要道”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早的开通血管对患者的生命以及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为了让患者得到更有效、更安全治疗,王冬副主任医师将全脑造影结果告知患者家属,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决定为患者进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
短短的几分钟后,王冬副主任医师在介入导管室的协力配合下,将一枚小小的支架放置在重度狭窄的椎动脉内,血流通畅了,术后即刻老人意识就清醒了,造影显示患者脑供血不足明显改善。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术后造影
医生提醒,发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刘涛主任介绍,椎动脉供应的脑组织主要有脑干、小脑、丘脑等,这些脑组织一旦缺血、坏死,极有可能发展到严重瘫痪甚至是植物生存状态,发病初期开通闭塞椎动脉有助于脑功能恢复,挽救患者生命。
科室简介
脑病重症急救科
国家级重点专科
科室规模:目前科室开放床位46张,拥有医护人员29人,其中高级职称及硕士以上学历12人。科室一直奔跑在脑病急救的前线,为患者开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提供最精湛、最快捷、最舒心的医疗服务。
诊疗特色:近年来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急性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本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因此,开展脑血管病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尤为重要。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血流,实行再灌注治疗,而静脉溶栓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手段。脑病重症急救科本着时间就是大脑的治疗理念,为患者开通24小时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对在发病时间窗内的患者,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阿替普酶(rt-PA)进行溶栓治疗,大大降低患者因本病所致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年溶栓达余例。脑病重症急救科介入团队积极开展脑梗死动脉溶栓、介入取栓、颅内外动脉支架、慢性闭塞再通以及颅内动脉瘤栓塞等介入手术,年手术量达余台。中医中药在科室也占有重要地位,脑血管病急性期采用麝香四黄汤、牛黄熄风胶囊等中药制剂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迅速进行肢体、语言等康复锻炼及针灸、穴位帖敷、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综合中西医及康复治疗精髓,为来诊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紧急医疗救助服务,最大程度的解除患者的病痛,挽救病人生命。
总院区急诊急救东院区急诊急救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