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衡与通周超凡以圆融思想辨治糖

临证治疗糖尿病应以辨病为主,抓住糖尿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因病机;辨证为要,分清不同时期、不同证型,清热、化浊、散郁、滋阴、益气、温阳、补血、通络各法宜分主次轻重;辨症为用,可为随机应变之法,临证见口渴、多汗、便秘、失眠、雀目、疮痈、脱疽等,可做首解之举,以急则治标,截断扭转,改善患者身心感受。

第二届全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任医师周超凡熟谙经典、贯通中西,以“方与理合,药与法会,药、方、法、理浑然一体”的学术思想为根基,创新性地将辨药理论融入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医药圆融思想。现介绍周超凡以医药圆融思想辨治糖尿病的经验与心得。

圆融诸学,强调“衡”与“通”

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如今呈多发趋势。慢性代谢紊乱不仅仅体现在血糖异常,还常见血脂异常、血压异常等。因此,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涉及包括中医学、西医学、营养学、药理学、细胞学、心理及精神医学、行为医学、运动医学、自愈学说、体质学说、平衡学说等多学科、多领域,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更加全面地剖析病因,研究病机,总结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案。圆融诸学,既可以理解为相互矛盾或对立的两个方面动态平衡的协调,也可以理解为整体与局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协调平衡,还可以理解为关乎同一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学科之间的学术和技术的整体融通。

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痛风、脂肪肝、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与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失衡息息相关。衡,在此指相对的平衡和动态的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体现的就是相对的平衡和动态的平衡。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是中医的根本治则之一,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阴阳、形神关系都要保持相对、动态的平衡,才可称为健康状态。若阴阳失衡则脏腑失和,寒热失衡则邪气偏盛,气血失衡则经络不畅,情志失衡则脏腑受损,体质失衡则日久生疾,动静失衡则运化失调,营养失衡则代谢紊乱,菌群失衡则毒素沉积,免疫失衡则自愈退化,代谢失衡则必致慢病。瘀阻是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常见的病理产物和阶段性病机,因此“通”法的运用显得尤其重要。清代高秉钧《医学真传·心腹痛》:“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可见“通”之外延甚广,亦指没有障碍,引申为互相连接无阻断。中医十分重视一个“通”字,历代医家论“通”颇丰,如通阳、通窍、通经、通脉、通络、通腑、通调水道、通畅气机、通则不痛等。

总之,“衡”是为了机体代谢的通畅;“通”是为了机体动态的平衡。“衡”与“通”的圆融,就是为了机体更加协调和合,使气血充盈、脏腑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强盛,自然邪不可干。

以圆融思想辨治糖尿病五要点

周超凡认为,糖尿病的治疗既要参照中医辨证、重视患者体征,也要以现代生化检测为优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ys/14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