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医师
王欣住院医师,在读医学硕士,何怡华教授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及胎儿超声心动图学等。本期主讲内容本期由王欣医生为大家分享来自哥伦布市俄亥俄州心血管内科的AnneR.Albers教授有关“妊娠与主动脉(动脉瘤及主动脉疾病)”相关内容的讲解(一)。
从临床管理及影像学角度,确实对孕期及产后六个月发生主动脉疾病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有一些孕妇,她们在孕中及孕后期确实会出现主动脉相关的问题。
本演讲的目的:回顾孕期的相关血管改变、探讨主动脉疾病对于孕期的影响及相关风险、回顾相关指南及理解超声在围产期检测的重要性。对于这些方面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应对这种复杂的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
妊娠期血管改变主要由于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主要包括循环系统顺应性增加、血管扩张物质的影响及血管壁结构方面的改变。①循环系统:整个孕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很大,在后面一张幻灯片中介绍;②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诱发主动脉壁的组织学结构变化;③怀孕初期可出现主动脉内膜和中膜的重塑。以上这些变化从妊娠早期开始,在妊娠中晚期最为明显。
下面,介绍一下子宫收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孕期子宫收缩时,血容量可增加-毫升,心输出量可增加30-60%,心率变化多样(可以升高,可以降低),孕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升高(在宫缩间歇期,孕妇血压回归正常基线附近)。外周循环的阻力在宫缩时无明显地改变。氧耗量在宫缩时增加近1倍。
孕妇体位对循环系统也存在影响。孕妇侧卧位较仰卧位时,宫缩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最近,一项来自Circulation杂志上的官方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孕期及产后主动脉夹层发生情况的相关数据。这是一项交叉队列研究,涉及到个孕妇的次妊娠情况。
在分娩前6个月至分娩后3个月(天)期间内,美国妊娠相关主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为每百万例孕妇中5.5个患者(95%置信区间为4.0-7.8),而这些患者一年后的天主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为每百万例孕妇中1.4个患者(95%置信区间为0.7-2.9)。与一年后的数据相比,分娩前6个月至分娩后3个月内主动脉夹层或破裂的风险显著增加。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孕期心血管死亡率大约为十万分之三,且接近一半的孕妇死亡是与主动脉夹层相关的。在年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孕妇因主动脉夹层发生孕期死亡,其死亡率高达30%,胎儿死亡率高达50%。
主动脉扩张的相关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龄及主动脉相关疾病。高血压是妊娠期主动脉扩张最常见的风险因素。孕妇妊娠年龄大于35岁时,主动脉扩张的相关风险也增加。如果孕妇患有主动脉相关疾病,其主动脉扩张的风险也是增加的。
下面,我们介绍一个临床的案例。这是一个27岁的患有马凡综合征的孕妇,孕4产3,目前是孕22周。她孕期接受了相关的心血管监测。该孕妇3年前的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根部内径是38mm。
对于这个孕妇,我们应该对她进行什么影像学检测、什么时候进行呢?下面有四个选项。A:3年前超声显示主动脉情况较好,没有必要继续检测;B:立即进行CTA,如果主动脉根部小于40mm,1个月后再复查CTA;C:进行非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如果主动脉根部小于40mm,每6周进行超声监测,并且在产后6个月时进行超声检测;D:立即进行超声检测,如果主动脉根部小于40mm,在产后1个月再次进行超声检测。对于这个孕妇,我们建议选C。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显示主动脉全程的情况,并进行相关评估。孕妇可以做这项检查。并且,这项检查可以在没有射线辐射的情况下获得主动脉扩张的具体情况。
(本期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何怡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负责人,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十三五重大出生缺陷重点研发项目首席专家。牵头撰写《胎儿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咨询及围产期管理指南》等。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周围亲友;如果您想给我们留言,可以直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