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对于人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器官,是人体的最高统帅,直接给大脑供应血液的颈动脉一旦出现了粥样硬化斑块,变得狭窄,那大脑随时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现年74岁的张奶奶(化名)便是因为颈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头昏10余年。就在3月下旬,张奶奶头晕症状加重,频繁恶心,路都走不稳了,在家属的陪同下医院脑科专科住院治疗。
“您看这几处,颈动脉的狭窄都比较明确,尤其是这一处,颈动脉狭窄高达80%。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血,供血不足会导致缺氧,我们的大脑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老太太的一系列症状就是脑供血不足造成的,……”重庆三博脑科主任刘方军耐心的为家属分析患者病情,患者及家属同意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治疗。
3月29日,脑科专科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前讨论会”,手术麻醉科、ICU、医教部参与其中,为次日的手术及术后护理做十足准备。
3月30日上午9:05,刘方军主任主刀、彭俊主治医师为助手,为张奶奶行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历时三小时,张奶奶左侧颈动脉斑块被顺利剥除。
术中
术后
术后,张奶奶恢复良好,并于昨日出院。
“头总算不昏了!折磨了我10多年的老毛病总算治好了!没想到脖子里面的血管也会生锈!”张奶奶出院时感慨道。
颈动脉狭窄是怎样形成的?
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后,动脉的管腔会越来越狭窄,即“动脉粥样硬化”,这病就好像结了厚厚水垢的水管,水流不畅,或者水垢脱落,把水管堵了,根本就无法供水了。
如果是水管还好说,可如果是人的颈动脉管腔越来越狭窄,最后甚至完全堵塞,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病变。
颈动脉狭窄有何危害?
首先是脑供血不足。当颈动脉出现斑块以后,血管腔越来越窄就引发了脑供血不足。早期主要表现为嗜睡、记忆力下降、头昏、视物模糊、耳鸣、工作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严重时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表现为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一侧肢体麻木乏力,突然手脚活动不灵,短暂的偏瘫失语。
二是导致急性或慢性眼部缺血性病变,如一过性黑朦、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眼缺血综合征等。
三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美国神经病学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在认知测验中的表现明显较差。尤其是在总体神经认知综合评分、运动/处理速度、学习/记忆等方面表现得更差,在执行功能和注意力/记忆力方面的表现也趋向较差。
四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十分粗糙,一旦脱落或者发生破裂,非常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堵塞住脑血管就引发了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还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75%的患者中,一年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为10.5%,五年内的可能性为30%~75%;颈动脉狭窄程度在70%~90%且合并脑缺血的患者中,一年内将有26%~28%发生中风。
脑卒中时,表现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脑卒中的致死率、复发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由此可见,颈动脉斑块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只有早检查、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才能将危险“拒之门外”。
脑科专科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癫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