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乡间的午后宁静如常,4岁的小鸿(化名)和小伙伴玩起了捉迷藏,家门口一辆亲戚开来的小汽车引起了小鸿的注意,他趁人不备钻进了汽车后备厢,盖上箱盖。阳光火辣辣的照射在汽车上,谁也没有注意后备厢中的小鸿因为高温和缺氧渐渐失去了意识。2个小时后,当焦急的家人寻找到小鸿时,他已经陷入了昏迷。家人急忙医院抢救。高热!意识障碍!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凝血功能异常!各项检查结果显示,小鸿是热射病。经过一夜的抢救,情况不容乐观,小鸿被紧急转院到荆门一医,当即送进了ICU。
儿科李清权医生迅速赶到ICU查看小鸿的情况。“孩子送来时已经昏迷了12个小时,他四肢冰冷、血压低、处于休克状态,出现了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孩子可以说是命悬一线。”立即给予抗休克、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抗脑水肿、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促进脏器功能恢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等治疗。
李清权医生说,早期有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有效治疗的关键点在于:1.迅速降低核心体温;2.防治严重并发症;3.防治DIC。每一部分的救治都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脱离生命危险,并且避免严重的后遗症。在医护人员24小时不眠不休的精心救治下,一天后小鸿神志逐渐恢复清醒,各项指标向好。两天后转入儿科病房继续治疗。一周后,小鸿恢复了健康,高高兴兴地出院回家了。令人欣慰的是,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小鸿父母感恩荆门一医儿科医护人员挽救了孩子的生命,专门送来了一面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李清权医生介绍,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部分患者即使脱离了生命危险,也会遗留不同的后遗症。
每年的七、八、九月都是“热射病”的高发期。我们时常在新闻中看到,有小孩不慎被关在车中或封闭的环境中,因高温导致孩子死亡。在夏季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当户外温度为30℃时,车内温度半个小时即可升到46℃,一个小时后可达56℃,远远超出了人体承受的极限。目前已经过了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提醒各位家长要防范孩子在高温环境下中暑。
夏季孩子预防暑热方法:一、居室内温度和湿度不可过高(温度24-28℃,湿度60%-65%);二、要给孩子穿的清爽,厚薄要适度;三、户外活动要适度,不可在暴烈阳光下长久玩耍和剧烈运动;四、让孩子比平时更多地摄取水分;五、别把孩子放在停驶的汽车内。
如果孩子出现浑身发烫、体温升高,同时显得烦躁不安、头痛恶心、心慌无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肌肉发生抽动时,这就是中暑了。应赶快按以下步骤处理:一、立即将病儿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树荫下、走廊上、阴凉的地板上等;二、让病儿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三、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等;四、意识清醒的病儿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五、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等解暑的药品。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儿,要立即拨打电话,以便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来源:荆门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