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9077.html最近,有这样一则新闻,一名父亲抓着小孩的手,悬在陡峭的斜坡上拍照,孩子在无助地四处张望,另一个男人从后面拍照片。据说该视频是在北京当地风景名胜区洪景路(长达19公里的蜿蜒小路)拍摄的,该路以其美丽的风景和急转弯而闻名。而一个旁观者可以听到哭声:“看,看!孩子的手在颤抖!其他似乎和父子一起旅行的游客,对他们的危险行为一无所知。这则视频也激怒了成千上万的网友,大家纷纷评论“不配做父母”。从照片上看,如果发生意外,这样的高度坠落,后果可想而知,真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怎么想的,居然用自己的孩子的生命开玩笑!其实生活中也有好多这样的爸妈,觉得挺酷炫的挺好玩就放手一试,根本不考虑后果。而我们平时陪宝宝玩的亲子游戏中也有“高危”级别的,只是在宝宝欢呼雀跃时,忘了背后潜在的风险!1“举高高”比你想象的更危险提起“举高高”,大部分人的印象估计都和父亲有关,这大概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能让爸爸们放下威严,又能“顺便”刷刷存在感的亲子游戏了。▲一个父亲在除夕夜和孩子玩举高高,丰子恺先生于年作一抛,一接,哈哈一笑……可是,在这份和谐背后,藏着的却是重重危险。婴幼儿和成年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孩子来说,他们的脑组织小于外面的颅骨组织,而且漂浮在脑脊髓液中。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饭盒里用水泡着一块嫩豆腐”,当我们使劲儿晃饭盒时,里面的豆腐多半会碎,孩子的大脑也是同理。把孩子迅速向上抛,以及孩子向下落,瞬间被接住过程中,不是由慢到快就是由快到慢的过程,突然的速度改变,会对于孩子的头部产生瞬间剧烈冲击,由于惯性作用,泡在水里的“豆腐”,就会与“饭盒”发生碰撞,轻者会致脑震荡,重者可引发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出血、高颅压昏迷,甚至出现严重后遗症或者危及生命。这个就是这几年很多媒体都提到的“婴儿摇晃综合征”,就是由于“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抛举带来的损害就属于其中一种情况。除了大脑,孩子脆弱的脊椎也很容易受伤,特别是颈椎。孩子脊柱周围的韧带还很松弛,肌肉力量薄弱,根本达不到固定关节的作用。再加上孩子脑袋相对较大,很容易因为“举高高”导致颈椎半脱位或脱位。▲哪怕只是呕吐,也受不了啊!另外,孩子的胸腹腔脏器也一样会受到威胁。孩子在“举高高”中降落,是一个“自由落体”的过程。因为受到“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孩子的下降速度会远远高于上升速度。也就意味着,家长要想稳稳地接住孩子,必须要增加力量,更紧地夹住孩子的身体。但是孩子的胸腹部很弱,对内脏的保护作用很有限。一旦大人没有掌握好力度,很容易夹伤孩子的脊柱,甚至是脏器。而如果没准确接住宝宝,后果可能会更严重。所以,你以为你玩的是游戏,实际上却是在拿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开玩笑。其实举高高并不是不能玩,这是一个很多孩子喜欢和爸爸玩的游戏。只是一定要注意几点:1)顶上有吊扇,或者房屋天花板很低的情况下不要玩;2)动作和缓,不要过于剧烈,特别是对1岁以前的孩子来说,避免造成“婴儿摇晃综合症”。2连体走路,失去重心压死宝宝先看一下这个视频,看完倒吸一口冷气!从视频监控里就能看到,儿子向后仰着身子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走。这种玩耍动作,恐怕不少爸妈都和孩子玩过。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种情况下,大人的重心会因为拉扯向后靠。一旦孩子松手或者摇晃,很有可能让大人站不稳,直接向后仰。像是这个爸爸就不小心一屁股压在了孩子头颈部,男孩当场晕倒。更可惜的是,这个爸爸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还在搬动、拍打孩子。医院时,已经不治身亡了。其实孩子踩在家长的脚面上走路,是一种在家里训练平衡的很好的方式,也是国外很多权威早教机构推荐的一种亲子游戏,但是一定要注意:1)方法得当,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如下图),有利于平衡重心,不易摔倒;2)环境恰当,在家里没有不可预见的障碍物的情况下玩才安全。3人体秋千摇摆,导致手部脱臼拉着孩子的胳膊玩“荡秋千”,不少爸妈都喜欢带着孩子这么玩。可是孩子的身体还未发育完善,一旦突然受力,胳膊很有可能会脱臼。经常脱臼,还容易造成习惯性脱臼。这些小游戏很平常,但在力度、环境不合适的情况下,真的有可能会变成杀人利器。由于身材悬殊,牵的方向不仅是向前,而且向上。要是上台阶、爬楼梯,家人更是拉住胳膊往上拽。这样牵、拽,很容易引起桡骨小头半脱位。另外除了走路牵拉,穿脱衣服时,不适当地牵拉孩子肘部,也会引起同样结果。如果孩子对荡秋千真的情有独钟,不妨爸爸和妈妈用一块毯子或床单包裹住孩子,受力面增大,也不用牵拽孩子的手,同样也能感受到荡秋千的愉悦。4让宝宝疯笑的挠痒痒持久战想逗宝宝开心,在他们的腋下、腰部、脚底板挠痒痒。虽说看见他们哈哈大笑很开心,但长时间的笑,就很容易让宝宝瞬间窒息、缺氧,甚至损伤大脑。另外,嘴巴张得太大,还会引发下巴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其实和宝宝玩,也需要点到为止。凡事有个度,把握分寸,玩耍也不可以玩得太满。不知道,你有没有踩过上面的雷呢?如果有的话,请赶紧住手,也要防止周围的人对孩子如此“下手”!成长不易,安全二字需始终放在心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hl/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