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为大家概述了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及其治疗知识,今天开始就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做详细讲解。
首先,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最常见先心病之一,——动脉导管未闭。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此时肺仍未膨胀,因而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此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出生后,肺膨胀,阻力也逐渐降低,动脉导管因废用而自行闭合。如持续不闭合而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大量动脉血将沿此导管由高压的主动脉灌入低压的肺动脉。应施行手术,中断其血流。
?
动脉导管未闭有什么表现?
临床表现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常见的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可出现下半身发绀。
典型的体征是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测血压脉压增宽,四肢血管有水冲脉和枪击声。婴幼儿可仅听到收缩期杂音。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时,仅有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期杂音消失。
动脉导管未闭应该做什么检查?
首选检查:
超声心动图: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叉之间可见管道交通,多普勒超声可探测到单向或双向血流。
此外,还可考虑一下检查:
心电图检查:典型表现示电轴左偏、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明显者,示左、右心室均肥大。
X线检查: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阴影增宽,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分支增粗,肺野充血。
特殊情况下需要:
心导管检查:有肺动脉高压者需做右心导管检查+造影,评估下肢动脉血氧饱和度、肺血管阻力及导管形态。
怎样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确诊后,如无禁忌证应择机手术。
如分流量较大、症状较严重,应提早手术。年龄过大、发生肺动脉高压后,手术危险性增大,且疗效差,应接受一段时间的降肺动脉压药物治疗,定期行心导管检查,评估下肢动脉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以判断可否手术。
早产儿因动脉导管未闭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当促导管闭合药物治疗不佳时,建议急诊手术治疗。
轻症患者手术可选在学龄前施行。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饮食注意?
1.控制盐的摄入,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而钠在人体内具有“水化”组织的作用,体内的钠和氯大部分都是从尿中排出的。而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会引起体内大量水分的潴留,造成患儿全身水肿、肝脏肿大、增加心脏的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心力衰竭。同时,饮食过咸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患儿的饮食一定要偏淡些,腌腊制品、咸蛋、咸鱼等含盐量过高的食品尽量不要食用。
2.不宜多吃巧克力等甜食。心脏手术之后,当小儿不愿意吃饭时,不少家长喜欢塞巧克力给小儿吃,以为这样可以保证营养。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热量很高,但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与小儿的正常需要量相差很大。多吃巧克力易造成小儿消化不良、大便秘结、食欲减退。同时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食用过多不仅会使小儿过度兴奋、影响休息,而且对小儿的大脑发育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3.不宜多吃罐装饮料和冷饮。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罐装饮料品种繁多,不少饮料的成分主要是糖或糖精、香料、色素和水,营养却常不足。冷饮也是孩子们都喜欢吃的,但大手术后患儿的消化器官尚处于恢复调整阶段,这时患儿的消化功能往往较弱。过冷的食物进入胃内会刺激胃粘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消化过程;同时也会减弱消化道的杀菌能力,导致胃肠道发生感染性疾病。
4.不宜盲目进补。有些家长认为人参有滋补作用,于是给术后的孩子喝参汤。人参确有强心壮体、补气生津的功能,但不同的人参具有不同的性能,服用不当反会引起胃口减退、鼻子出血、烦躁不安等症状。另有一些补品对生长发育期间的孩子并不适宜。
最好的术后“补品”乃是天然食物。家长只要在孩子每天的饮食中注意荤素搭配、粗细均衡,在烹调时注意防止营养素的丧失和破坏,确保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孩子一定会尽快恢复体力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