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死亡孕妇死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孕妇的死因最终经尸检证实为主动脉夹层,那么主动脉夹层是个什么病,为何连北医院都没能挽救回患者的生命!
一、什么是动脉夹层?
正常的血管有内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结构层次清楚,血流通过血管的管道输送到达全身脏器组织,达到营养、代谢、排毒等功能。大部分动脉夹层是因为一层或多层血管壁撕脱,血液进入血管壁,在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或引起血栓形成,动脉夹层可引起管腔狭窄、血管闭塞、瘤样扩张、血栓形成或出血。动脉夹层一般有三种后果:自愈、继发扩大狭窄与缺血、出血。动脉夹层可发生在任何血管,以主动脉和颅内血管多发。它包括外伤和自发性的,自发性的动脉夹层可能与感染与炎症有关。
二、动脉夹层危险在哪里?
动脉夹层有时表现很隐蔽,很难发现,只有当它表现为明显症状时才被发现,但为时已晚。它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你运气好,它不会造成多大的危害,但如果它爆炸,那是致命性的。因此尤其要注意它的存在,避免引爆它,有时需要及时将其排除(排弹)。
三、常见的几种动脉夹层
1.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正常动脉壁的分离,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之一,最为凶险。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一旦出现内膜层撕裂,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几乎所有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存在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现象。换句话所,高血压的控制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治疗、预后有着全面的影响,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视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妊娠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孕期是本病的一个高发因素)。主动脉夹层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5~70岁,目前报道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典型临床症状,主要包括:1、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心衰、晕厥、甚至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2、主动脉分支动脉闭塞可导致相应的脑、肢体、肾脏、腹腔脏器缺血症状。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腔内介入修复技术丰富了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并且使手术的创伤性减小,安全性增加。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高达九成,很多患者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后,就像收到死亡通知书一样。很多名人死于主动脉疾病,包括爱因斯坦、林肯、李四光、美国排球明星海曼以及我国排球运动员朱刚。本病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它发生隐匿,而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表现为猝死,抢救成功率极低。
2.颅内动脉夹层
颅内动脉夹层是指颅内动脉出现一层或多层血管壁撕脱,血液进入血管壁,在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或引起血栓形成,最后可引起管腔狭窄、血管闭塞、瘤样扩张、血栓形成或出血。颈动脉夹层绝大多数为自发性,少数有一定诱因,如外伤、颈椎按摩、骑马、跑步、饮酒、呕吐、打喷嚏、咳嗽及快速转颈。有诱因的患者占12%~34%。主要临床表现:头痛、Horner综合征、脑缺血症状或出血症状。治疗上主要包括:内科治疗方法主要是抗凝治疗,主要基于夹层动脉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机制是栓塞事件引起,患者经抗栓治疗后可痊愈或夹层相关的闭塞血管再通。尚未破裂的颅内夹层动脉瘤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血管内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对于出现明显狭窄及脑缺血症状者可考虑用支架治疗,而对出血症状者则需考虑积极外科干预手段。
(文章来源:江门神经内一区网络摘编欢迎转载或者摘录使用并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