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存在已有数千年,发现病原菌也已经多年了。但时至今日,结核病依旧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耐药结核病、HIV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流动人口结核病是控制肺结核三大新难题。结核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治疗至少6个月、至少服用4种药且药物多具毒性、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等。同时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也是影响该病转归的重要因素。
症状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典型病例徐某某男38岁
双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咳喘,反复咳血。双肺俞压痛(++),熏灸双肺俞,灸感先向下扩布抵腰,至30分钟后,仍未进入胸腔。第二天仍灸双肺俞,灸感仍先向下,但很快回缩向上,分向左右胸腔扩布,左快右慢。夜间咳喘大减,咳血渐止。
艾灸8次后,咳血全止。艾灸20次后,咳喘近于消失,至40次后,症状平静而停灸。
艾灸取穴采用大椎、肺俞、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还要艾灸肺部有结核的部位,这里还是重点艾灸.
采用温和灸,先背部后胸腹,每穴灸20分钟左右,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注意保暖和防暑,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取穴施灸时,艾燃烧产生的红外线可激发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效应,激发人的经络感传现象,促进经气运行,产生循经感传,同时借助于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代谢的紊乱状态,调控人体的免疫力。
温馨提醒饮食均衡、作息有规律、不要过度操劳、适当的运动等保持身体抵抗力,病人戴口罩,不要乱吐痰以免传染,家人也应该注意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体重医院检查。多食鱼、肉、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少吃含脂高的食物,必须戒烟,饮酒亦应节制。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有发热、咯血时应卧床休息。
传播中医艾灸精髓
弘扬现代艾灸疗法
认准华夏艾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