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兰英6年间伺候着植物人丈夫赵长和的事儿,马坝镇卧龙村村民们都连声夸赞。日前,记者跟随该村党总支书记陈大年来到王兰英家,切身感受农民妇女王兰英对丈夫的坚守之情。
丈夫变成植物人也要坚强
记者在卧龙村潘庄组看见62岁的王兰英时,她正挎着一篮菜从自家菜园里回来。踏进王兰英家里,房间内的家具简单,却收拾得整整齐齐。
王兰英告诉记者,丈夫曾是村里医生,年10月,赵长和巡诊回家后,又扛一袋麦种下田秋种。刚到田间,便感到头部剧烈疼痛,医院并诊断为严重脑溢血,医院医治。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治后,赵长和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就在全家人一颗心刚放下时,赵长和又突然昏迷过去,经抢救得出赵长和为颅内动脉血管瘤破裂,必须及时开颅手术。但手术有风险,赵长和术后可能是植物人。王兰英当即与儿女们决定通过手术留住赵长和的生命。
“赵长和刚生病时,还在读书的子女想辍学回家减轻家里负担”,卧龙村计生专干兼妇联主任许玉玲告诉记者,王兰英得此想法后,劝诫孩子完成学业。6年过去了,现在小女儿赵建波已经在扬州上班成家。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在苏州上班。每逢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陪陪父母。
柔弱女人再累都守着丈夫
王兰英告诉记者,医院出院后,她医院、医院,希望能找到一条丈夫康复之路。手术后的赵长和缺失一块头颅,全家人凑集资金又把丈夫头颅缺失的地方补上了。
虽然赵长和保住了性命,但他失去了知觉,不会说话、不能动弹、不会吃饭,也不能控制大小便。在医院里,每当护士护理赵长和时,王兰英就开始细心地观察护士护理丈夫的每个细节。对于一个没有读过书从未接触过医务知识的农家妇女,学会护理是多么的困难。在大女儿赵建华的帮助和指导下,王兰英学会如何给丈夫翻身、按摩、处理大小便,同时学会用鼻饲管给丈夫喂饭,学会了定时用紫外线灯消毒,学会了用吸痰机给丈夫吸痰。
记者看见王兰英家墙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小条子,上面写满了丈夫护理注意事项。“年母亲在平淡生活中突然遇到这么多困难,她学会了适应。每逢农忙时节,母亲要准备父亲所需的一切护理物品,又要到田里抢收抢种。家里没有收割和耕种的机械,也没有强劳力的男人,一切都得靠母亲瘦弱的双肩、双手来承担。农忙时,母亲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有一次她晕倒在田里,是邻居把母亲背回家。”女儿赵建华说起母亲的辛苦满是心疼。
用爱心点亮丈夫生日蜡烛
白天每隔两个多小时要给丈夫翻身、喂饭。喂饭时,只能用针管压进鼻孔里,颈部气管里的套管一天要清洗两次,同时还要为丈夫拍背和按摩……6年来,王兰英每天重复着这些。
“二零一三年农历六月初六,是赵长和与王兰英的六十岁生日,王兰英提前和3个孩子联系,并召集了两桌亲朋好友,为赵长和举办六十岁生日宴会,并亲自点然丈夫的生日蜡烛。”卧龙村主任徐敦洲向记者介绍。
多个日日夜夜,王兰英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肩护理着丈夫,拉扯着3个孩子。“我累了,快起来帮帮我。”王兰英时常在心里与丈夫这样说。“可是他只能听、不能说,连睁眼看看我、伸手拉拉我,都是不能实现的奢望。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我依偎在丈夫身边,让他身上的体温温暖着自己,鼓舞着我生活下去。我每天在想,如果有一天丈夫能坐起来,我会用轮椅推着他去看看我们外孙孙,去看看外面如画的世界。”每每想到这些,王兰英心中总会有一份温馨在荡漾,一份希望在蔓延。转自:盱眙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