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病例腹腔干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一例

1

患者信息

患者女性,70岁,因“检查发现腹腔干动脉瘤半月”入院。

患者半月前因“上腹部隐痛两年余”医院查腹部B超示:胰腺后方低回声团,大小约34mm×40mm。

查腹部增强CT示腹腔干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及脾门区局部血管瘤样扩张。患者为进一步治疗特来我科。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

2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全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未触及搏动性包块,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大生化、凝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均未见明显异常。

常规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平扫示:两肺少许条索灶。

头颅CT平扫示:两侧基底节区腔梗。

3

影像学检查

入院后复查腹主动脉CTA示:腹腔干远端分叉处动脉瘤伴钙化,直径约40mm。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及脾门区局部动脉瘤形成。

4

入院诊断

腹腔干动脉瘤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及脾门区动脉瘤

高血压病

5

手术策略

保守治疗or手术治疗?

1.多数学者认同的内脏动脉瘤治疗绝对适应证包括:

①所有假性内脏动脉瘤;

②症状性真性内脏动脉瘤;

③随访期内生长较快的动脉瘤,直径增长超过5mm/年;

④育龄期女性的脾动脉瘤,无论大小、是否有症状都应积极治疗;

⑤胰十二指肠和胃十二指肠动脉瘤,无论大小应尽早治疗;

⑥计划行肝移植治疗患者发现的内脏动脉瘤。

2.无症状内脏动脉瘤是否需要治疗存在较大争议,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

新版RutherfordsVascularSurgery推荐对直径大于20mm的无症状内脏动脉瘤进行外科治疗,小于20mm的则进行降压等内科治疗并密切随访。

3.Corey等发表了关于例内脏动脉瘤患者3年期的随访结果,认为直径小于25mm的无症状动脉瘤随访观察是安全的,建议每3年复查CTA即可。

4.也有一部分专家持积极干预的观点,认为随着腔内技术和器材的快速进步,采用微创方法进行内脏动脉瘤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风险较小,可以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收益。

治疗策略:

症状性真性内脏动脉瘤

直径40mm

符合手术治疗指征!

传统的开放手术方法包括出入瘤动脉的单纯结扎、动脉瘤旷置术、动脉瘤缩缝术、动脉瘤切除血管间置移植术或旁路术等。随着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开放手术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血管腔内治疗已经成为内脏动脉瘤治疗的一线方法。

腔内治疗方案选择:

方案A.载瘤动脉栓塞术:主要适用于侧支循环丰富、动脉瘤隔绝不会引起器官缺血的病例。

方案B.动脉瘤瘤腔填塞术:既封堵了动脉瘤又保留了载瘤动脉的血流,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脏器功能损害。

方案C.覆膜支架植入术:通常只适用于近中段动脉瘤的治疗,位于分叉部位的动脉瘤不适合这种方法。

最终选择方案B.动脉瘤瘤腔填塞术。

6

术中影像

1.先行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2.使用微导管经瘤腔至脾动脉内保护脾动脉备球囊辅助用:

初步选择2.1F埃普特微导管(0."内径),配合埃普特0."微导丝。

2.1F埃普特微导管超选能力好,但是跟进导丝进入脾动脉对导管支撑力要求更高,遂更改方案:择用2.7FProgreat微导管用作脾动脉保护,2.1F埃普特微导管用于推送弹簧圈以及注入胶体栓塞剂

微导管头端显影对比

3.先经4FCobra导管填入0."Interlock成篮。

4.再同轴送入2.1F埃普特微导管至瘤腔,填入0."Interlock和游离纤毛微弹簧圈。

5.最后经微导管注入Onyx18胶体栓塞剂3ml,2.1F埃普特微导管“死腔”约0.5ml。

7

术后影像

8

随访

术后三月复查主动脉CTA

9

回顾总结

1.本例腹腔干动脉瘤采用瘤腔内填塞弹簧圈+栓塞胶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1F埃普特微导管在DSA下显影清晰,抗折性能良好,推送0."Interlock微弹簧圈顺畅,可以进行非粘附性液体栓塞剂(Onyx)胶体栓塞,经导管注射冲洗液二甲基亚砜(DMSO)是安全的。

10

术者简介

赵伯翔

医院

从事介入工作十年,擅长外周血管病及良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各种实体肿瘤穿刺活检、射频消融及I粒子植入治疗方面具有较多研究。

学术任职:

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血管介入学组工作秘书

医院学会肿瘤消融专委会青年委员

文献引用:

马军,姜维良.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2,10(3):-.

CoreyMR,ErgulEA,CambriaRP,etal.Thenaturalhistoryofsplanchnicarteryaneurysmsandout   往期赠送图书列表射线防护铅衣,你真的穿对了吗?介入科疾病诊疗范围

我们需要微创介入的八大理由

关爱介入医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cs/11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