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前沿讯,很多人对脑胶质瘤谈虎色变,认为就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脑癌”,但医院的吴劲松教授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观念,低级别的脑胶质瘤应该称之为慢性的肿瘤性疾病。
因为吴劲松教授的团队,可以通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得低级别胶质瘤(2-3级)患者的十年存活率超过70%甚至80%。尤其是IDH1突变、1p/19q共缺失的少枝胶质瘤,如果手术的切除率能够达到90%甚至%,那么患者有质量的生存期大多能超过十年。长期随访数据显示,部分患者生存期可以超过二十年。
吴劲松教授低调务实,缜密严谨,我们的访谈从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GBM)开始的,但吴劲松教授对这个业界热门研究领域,似乎并没有太大兴趣,而是希望在能够让患者明显受益的、也能够让神外医生获得成就感的低级别胶质瘤领域“做些文章”。
吴劲松教授目前是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专业组长,医院超高场强iMRI数字一体化神经外科手术中心负责人。
在中国的神经外科领域,吴劲松教授最近有两件事情比较出名。第一是主持绘制出中国首个胶质瘤诊疗流程图,第二是在今年国庆假期登上了海拔米的卓奥友峰。
以下是《神外前沿》与吴劲松教授的对话实录:
神外前沿:现在大家比较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