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7岁男孩患上恶性脑瘤,奶奶为保佑孙

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本该尽情玩闹的年纪,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嘉嘉的童年却因为病魔缠身而充满了磨难。

在3个月前,嘉嘉被诊断出患有脑部母细胞瘤,多次接到“死亡通知”。两次手术后,嘉嘉痛苦的忍受着持续放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嘉嘉是广西灵川潮田人,爸爸和妈妈在市区打工。为了嘉嘉上学,一家人租住在大河中心校对面的一个出租屋里。

今年8月份时,嘉嘉开始觉得头疼。嘉嘉的父亲医院检查,却没有查出异常。医生只开了一些常规的止痛药,但嘉嘉的头疼依然时不时发作。

今年9月,嘉嘉右侧手脚开始出现发麻、无力的状况。毛先生和妻子便带医院检查。借助先进的核磁共振仪器,嘉嘉的病情最终确诊了——大脑深处出现了恶性肿瘤,必须立即手术,且手术风险极高。

接到医生的诊断,毛先生和妻子没有犹豫,当即答复医生“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救孩子”。为了帮儿子筹措医疗费,毛先生求遍了所有亲戚朋友。嘉嘉的母亲,也辞掉了以前的工作,“住”进医院照顾孩子。那段时间,毛先生白天给人运货、晚上帮人装修,医院看儿子,长期住在工地上不回家。

9月8日,嘉嘉接受了脑部肿瘤切除手术。肿瘤活检结果确定为“胶质母细胞瘤”。主刀医师莫教授介绍,这种肿瘤几乎是所有脑部恶性肿瘤中,危险性最高的,不但发展极快,而且复发性、致死性都很高,且治疗、恢复、防复发的费用都十分高昂。

正如医生担忧的那样,10月,嘉嘉脑内再次发现了肿瘤阴影。此时,嘉嘉治病前后已经花费10多万元,毛先生曾经打算卖掉灵川老家的房子,可是位于边远乡村的房子根本没人买。而二次手术的费用,更是让这家人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奶奶为“保佑孙儿”喝农药自尽!

那天,在嘉嘉的病房外,毛先生眼眶湿润,这个自始至终都肩负着全家生计的“顶梁柱”,说起这段往事时,却几乎哽咽得泣不成声。

“当时,我一直忙着给孩子准备继续手术的钱。白天送货、晚上帮朋友搞装修,有时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常昏昏沉沉的。”毛先生哽咽着说,“接到电话时,母亲说‘前几天你给我的生活费我没用,家里钥匙也放在柜子里了……’。”

“母亲说自己去亲戚家借钱,还一直嘱咐我说‘一定要照顾好嘉嘉’。”说到这里,毛先生深吸口气,直到几天后,毛先生打电话到亲戚家询问母亲的状况,才发现母亲根本没去。他询问在家的大女儿,才得知母亲出门前曾对大女儿说了一句,“我活着没啥用,还给家里增加负担,不如死了算了,死了还能保佑孩子……”

毛先生马上回到灵川老家,在村子附近寻找,最终在村子附近的一个树林里发现了母亲的遗体,老人已经饮农药自尽了。

母亲的离世,留给毛先生的是自责与伤痛,但也因此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救孩子的决心。

“那段时间,我和我妻子每天晚上几乎都会抱头痛哭,但看到孩子活蹦乱跳的,想到母亲为‘保佑孩子’而死,我们怎么能放弃呢?”毛先生说。

爱心创造了“奇迹”

因为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毛先生到嘉嘉就读的大河中心校办理休学手续。学校的老师、同学也因此得知了嘉嘉的病情,立即为嘉嘉组织了爱心募捐的活动。

在毛先生家中保留的一份捐款明细中,全校师生共为嘉嘉捐款一万五千多元。

“大河中心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嘉嘉的同学家里条件也都不是很好,但学生们多的捐了几百元,最少也捐了几十元,一下子就凑了那么多钱,这让人很感动。”毛先生说,自己的同村、朋友也送来了两万多块钱,还有一些认识的企业老板,医院看望嘉嘉,塞了几千元钱,还主动给他介绍工作,减轻他的负担。

“他们给我凑钱,都没说让我还,可我一笔笔地都记在本子上,今后生活好转,我一定都还上。”毛先生说。

就在这些爱心款的帮助下,嘉嘉完成了第二次脑内肿瘤切除手术。医院方也想法设法,为嘉嘉一家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费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为一家人省钱。

第二次手术成功切除复发的肿瘤后,嘉嘉的情况逐渐稳定了。医生说,嘉嘉两次连续接受开颅手术切除肿瘤,且都十分成功,可以说是大家的爱心创造了“奇迹”。

来源:桂林晚报

岑溪家园网整理编辑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by/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