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最近挺好的,血脂和胆固醇都已经降到了正常,以后要继续保持啊,”医生笑着表扬63岁的王大爷。
今医院复查的日子,之前他曾因为心梗住院治疗,因为抢救及时,恢复得很好,出院后按时服用调脂药物及其他抗凝、营养心肌药物进行控制即可。
“应该的,生病就该听医生的话”,王大爷听到医生的表扬,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回道。
但说完以后,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内容,忍不住向医生继续问到:“我现在的血脂已经恢复到正常了,能不能停止服用他汀啊?如果继续服用,血脂会越降越低吗?”
“王大爷,你这不禁夸啊,刚说要继续保持,你就问我能不能停药。”听到王大爷的话,医生摇摇头,耐心地给王大爷作出了解答。
血脂正常了,能停止服用他汀吗?
其实很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血脂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后,认为自己已经度过了危险期,就擅自随意停药。但这种行为,属于错误且非常危险的一种。
想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先明白他汀类药物、血脂、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四者之间的关系。
其中,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而胆固醇,则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原料,若能够控制住胆固醇,就有可能避免或延缓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降低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血脂检查常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项“坏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是“好胆固醇”。因此,控制胆固醇,就是控制血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而他汀类药物用来降低血脂,特别是降低胆固醇,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以后,达到降脂的疗效。
但血脂降到到正常范围以后,也不能随意停药。因为他汀还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它可以使斑块不容易发生破裂,避免发生急性心梗等。
而且人体胆固醇的合成,30%来源于日常的食物,其他的70%都来源于肝脏等人体自身器官的合成,这种合成是不断进行的。
用药物后胆固醇复查正常,是因为药物控制了胆固醇合成的结果,如果这时候停药,胆固醇会回升至服药前的水平。
降血脂药不能够随意停用,如果随意停用,可能会使疾病逐渐地变得更加的严重,危害身体的健康。
有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胆固醇数值稳定以后就立刻停药的患者,比一直坚持服用药物的患者,在两年后猝死几率提高40%左右。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应该坚持进行,而不是一发现数值恢复正常,就擅自停止服药,这样不仅会影响治疗进度,还会增加自身陷入健康风险的可能。
说到这里,王大爷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答清楚,那就是长期服用他汀,是否会使血脂降得过低,反而对身体造成另外的伤害呢?大家不妨接着往下看。
长期吃他汀,血脂真的会降太低吗?
对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其实有一个共同的担忧,那就是长期服用他汀是否降得越低越好?是否会让血脂降得太低,伤害身体?毕竟血脂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那么,长期吃他汀类药物,血脂真的会降得太低吗?
其实,关于调控血脂水平的重要成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多低,可能会对身体有危害,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的数值界定,但结合不同的危险分层,控制到相应的达标水平即可。暂时有3个标准:<3.4mmol/L、<2.6mmol/L、<1.8mmol/L。
不同人群标准不同,只有降到相应的安全区域或理想水平,才能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
相关研究表明,无论初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是多少,该数值每降低1毫摩尔/升,就能够降低大约20%左右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概率。
虽然如此,可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应该加大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剂量,将胆固醇的数值降得越低越好。
一是因为胆固醇并不是对人体百无一用,也是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身体细胞输送脂质营养,构成细胞的生物膜,形成体内各种激素的重要物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
血脂偏低往往是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恶病质的危险信号,更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二是因为超出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很有可能导致肝损伤、肌毒性,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适反应,增加用药风险。
所以,与其担心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否会导致血脂越降越低,还不如多了解一些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这样对健康的帮助,反而有可能更大。
服用他汀类药物,三个注意事项你都知道吗?
在我国,出现血脂问题的人数与日俱增,庞大的人群当中,难免会有一部分人没有听说过他汀类药物,也不知道服用该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一下。
首先,服药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生化指标,比如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等。
若血脂水平未得到控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若转氨酶数值升高,那么有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受损;若肌酸激酶含量超标,有可能会导致肌溶解,出现肌肉疼痛、肌炎,严重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
一般来说,首次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六周内,医院复查相关生化指标,以便医生能够准确掌握用药情况,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其次,服用他汀类药物应该尽量控制在夜间,药效可能会更好。
因为肝细胞在人体内合成胆固醇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叫做HMG-CoA还原酶的限速酶,它在夜间最为活跃。服用他汀类药物以后,会让该限速酶受到抑制,从而阻碍胆固醇的合成,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最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有一些食物应该避免食用。
比如柚子,其中含有一种叫做“呋喃香豆素”的成分,它会使他汀类药物的半衰期延长,也就是增加该药物在体内代谢和分解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放大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风险增加。
还有酒精,是绝大多数药物的“大敌”,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同样应该避免。
因为酒精和他汀类药物的代谢过程,都会经过肝脏,如果两者同时进入人体,就会增加肝脏负担,长期影响可能造成肝损伤。
饮酒会直接刺激心脏动脉血管,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血管狭窄、堵塞,诱发心梗;另一方面,喝酒会诱发或者加重高血压、高血脂,导致这些指标失控,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最后的总结
他汀类药物对血脂的控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血脂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根据不同病情,控制到相应的达标水平即可,达标后不可擅自停药。血脂异常的患者,是否需要服药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参考资料:
[1]郭艺芳.长期吃他汀血脂会降太低吗[J].江苏卫生保健,(04):19.
[2]翟恒博,关绍义,李娜,孙莹,马蕊,马颖艳.不同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50(06):-+
[3]罗钢,李芝蓓,李小芳.脂必泰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临床研究进展[J/OL].中成药:1-4[-11-05].
[4]汪芳.为什么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要降得再“低一点”[J].保健医苑,(10):27-28.
[5]袁空军,杨媛,赵创艺,颜丹虹,周光清.—年中国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疾病负担趋势分析与预测[J].现代预防医学,,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