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知识骨折病人中医三期辨证施膳

骨折病人由于创伤打击、卧床、运动减少、忧虑、肠道运化减慢等临床表现及早、中、晚三期生理病理特点,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采用辨证施护的原则,对骨折患者饮食从四气五味调配,三因制宜原则施护及调养,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使疾病减轻症状或使症状逐渐消除,最终恢复健康,饮食疗法对于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疼痛剧烈,能量消耗大,身体虚弱,胃肠功能紊乱。轻者纳呆、腹胀、脘闷,重者脘腹胀满、大便不通、苔厚腻。此期治疗骨折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在骨折初期,病者多精神不振,伤痛剧烈或有感染发热而不思饮食,此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品,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药膳调护:1.桃仁粥(桃仁10-15g(捣烂),粳米50g,红糖适量)。功效: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润肠通便。用法:温热内服,每日2次。2.(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勿过食油腻生冷之物.待病情稳定,食欲增加,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时,可逐步食用瘦肉,鸡汤等清补之品。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中期食疗应以和法为基础,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加大接骨续筋或补益气血之力,以和营止痛、去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调养原则“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所以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药膳调护:当归排骨汤(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戒烟酒,忌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功能,使营卫不和,影响骨折的愈合。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肝肾、益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药膳调护:1.牛膝杜仲猪腰汤(牛膝15g,杜仲30g,猪腰一个)。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2.杜仲山药粥(鲜山药50g,杜仲,续断各10g,粳米50g)先煎续断,杜仲,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捣碎的山药,共煮为粥。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用法: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稃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3.枸杞续断粥(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加入另两味同煮粥进食。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用法: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后间隔3—5天,共用3—4个疗程。

骨折后期可多食营养丰富滋补之品.在饮食过程中应注意做到有节制,不能过饥过饱,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卫生,并选择气味相宜的忧焦虑之情缠于心,结于脾,致使脾胃失之运化,出现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输布,不能为精,血,气,津液的生成提供足够营养,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至筋肉皮毛都失之濡养,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甚或加重病情。

另外,骨折病人也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患者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有利于骨折愈合。含锌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子、蘑菇等;含铁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面粉;燕麦片、芥菜、蛋黄中含锰较多,骨折患者可适当多吃,也可同时服用含有这些物质的药物。

骨折病人三期饮食都应注意饮食均衡,品种多样化,不偏嗜。五味调和,合理搭配,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多食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使五脏功能旺盛,六腑功能和顺,气血充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养,对骨折的愈合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骨五科是以陈氏中医正骨技术为主及其他中医药技术为辅治疗各种骨折、筋伤、颈肩腰腿痛及康复为一体的特色科室,是陈氏正骨技术传承、发扬基地,我院的重点科室、青岛市中医骨伤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骨伤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骨伤科合作科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科合作科室。科室现设置床位37张,拥有医护人员1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4人。多名骨干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具备扎实的中医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

主要诊疗病种:

1.脊柱及四肢关节骨折、脱位、筋伤;

2.脊椎及关节源性疼痛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胸腰背部肌筋膜炎、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痛症等;

3.代谢性疾病:重度骨质疏松症、痛风性关节炎;

4.中风后遗症、骨折术后等康复疾病。

主要诊疗技术:

1.陈氏特色手法正骨技术;

2.颈椎病、腰椎病三维正脊复位技术;

3.优值(角度)牵引技术;

4.小针刀松解技术;

5.关节粘连无痛松解技术;

6.C型臂及CT引导下椎管内外神经阻滞镇痛技术。

骨五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主任:杨庆运

本文由中医骨伤科(骨五科)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ys/1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