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导航技术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或影像引导外科,其提供了真正的包括定向和定位信息的动态影像引导,通过精确的三维数字化影像,不仅提供点和线的数据,而且提供了精确的体积和方位坐标,此项技术对常规神经外科手术程序没有明显干扰,使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作为一种手术辅助高精密度操作技术,使神经外科对脑深部病变的精确操作得到飞跃。随着机器人与遥控外科的发展,可更好的与导航系统相结合,使现代神经外科手术更趋于微创、微侵袭且更安全。
近年来,随着对疾病认识、设备仪器的进步,神经外科向精准、微创的方向快速发展。微创理念的核心是:在同等甚至更佳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保护正常组织结构。从而改善术后舒适度、加速康复、降低住院费用,是“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微创手术的实现,基于医生知识、经验、技术的积累,也依赖于先进设备的合理应用。
神经导航系统是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最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类似于汽车导航,它可以实时告知术者目前的操作部位,使术者做出更精确的判断或预判。其作用包括:
1.精确的切口、入路设计:避免无谓扩大切口,错误的操作方向。
2.精确到达目的靶点
3.精确判断肿瘤边界
4.实时明确重要结构的方位和距离: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手术既彻底,又安全。
神经导航的具体应用:
神经内镜下经鼻颅底手术。内镜经鼻切除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等颅底肿瘤,是神经外科热门的新技术。相比传统开颅手术,经鼻手术微创、彻底。但是,在鼻腔这一狭窄通道的深部,既要分离切除肿瘤,又要保护颅底神经、血管,难度、风险均很大,神经导航是此类手术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内镜+导航,是目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最佳搭档”。
脑深部手术。如脑室内肿瘤、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手术抵达这些部位需要经过很深距离,路径的偏差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神经导航可以引导术者直抵目标部位。肿瘤体积巨大时,无法在视野中暴露肿瘤全貌,必须依次显露、切除肿瘤。导航可以让术者有全局意识,避免迷失方向。
脑实质内肿瘤。胶质瘤是颅内第一大类肿瘤,发生于脑实质内,和正常脑组织之间无明确边界。导航的重要作用在于:将增强MRI,PET-CT等术前影像资料融合,帮助医生明确肿瘤和脑组织之间的边界,使手术既能大部切除肿瘤,又能尽可能保护正常脑组织。
穿刺术、活检术。这类手术需要利用导管、导针,经过大脑表面直接穿向大脑深处的目标区域。依靠经验盲穿,精确性不够,可能出现穿刺偏差、多次穿刺、管道位置不理想。在导航辅助下设计穿刺路径,导航引导下穿刺,既精确又安全。
脊柱内固定手术。传统开放固定需要切开、分离椎旁大量肌肉,创伤大,术后常出现背部不适。采用导航引导下的经皮技术,通过皮肤小切口,可以将螺钉精确置入椎弓根等目标部位,手术损伤大大缩小。
脑内病灶的周围往往有很多主管记忆、语言或感觉、运动的重要功能区,且常常为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所包饶,因此在手术中要避开重要区域的同时精确到达病变的位置难度很大。常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虽亦能奏效,但很有可能伴随着较大面积的探查,甚至术中难以找到病灶,由此可能导致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神经导航手术有哪些优点?1.术前设计手术方案(选择最便捷、安全的手术入路);2.准确定出手术实时的三维位置(现在到了什么地方);3.显示术野周围的结构(周围是什么重要结构);4.指出目前手术位置与靶灶的空间关系并实时调整(应向什么方向前进);5.显示手术入路可能遇到的重要结构(沿途有什么,如何避开重要神经、血管);6.显示病灶切除范围。
总之,借助于神经导航系统的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可以提高现有手术的质量,使现代神经外科手术趋于更微创、更安全。交互融合多种微侵袭新技术,使手术创伤更小,疗效更好。
医院(暨医院)神经外三科技术力量雄厚,是一个由多名医学博士、硕士组成的优秀医疗团队,擅长治疗各种类型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是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等;在颅内肿瘤,尤其是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及脊髓肿瘤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重型复杂颅脑外伤、脑积水、颈动脉狭窄动脉斑块切除、偏头痛的微创手术治疗等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满意,欢迎来电咨询。
咨询电话-(医生办),(护士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