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脉灌注化疗的本质其实是局部化疗,是通过非常细小的微导管从眼动脉向患眼灌注化疗药物,从而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年,Reese等第一次报道了应用三乙烯亚胺三嗪进行颈动脉注射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到上世纪90年代,YamaneT报道了应用球囊暂行封堵眼动脉远端的颈内动脉后进行美法仑灌注,但他们注意到,在眼动脉的起源附近存在几个小的动脉分支,药物可以通过这些分支流动,这使得药物没有真正的“选择性”。后经逐步改良,年Gobin开始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插入到眼动脉后进行灌注化疗药物。由于眼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或难治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中的保眼成功,这种治疗方法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也就是说,应用眼动脉灌注化疗,通过微导管直接将化疗药物灌注到靶肿瘤中,能明显改善了D期和E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预后,使原本可能被摘除的晚期眼睛得以保留。
眼动脉灌注化疗的设备层面:
当部分患儿眼动脉开口位置存在偏移时,由于无法辨别眼动脉开口位置,给超选择插管带来一定困难,可通过3D血管造影明确眼动脉开口位置。医院(医院)斥巨资新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大型双CDSA及数字化手术室,80寸医用大屏及人工智能软硬件主要针对眼动脉介入手术,一流的技术配上一流的设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缩短了手术的时间。郭磊主任曾经用此机器以几乎国内最快纪录完成了3月患儿双侧眼动脉的介入手术。1
眼动脉灌注化疗的技术层面:
当眼动脉与颈内动脉呈锐角时,插管亦较为困难,但通过后交通动脉逆行至眼动脉后则呈钝角,使眼动脉插管变得容易。在逆行眼动脉插管路径中除后交通动脉外,还可经前交通动脉实现。其实,经验很重要:
眼动脉血流变量是眼动脉灌注化疗过程中的重要变量。眼动脉灌注化疗过程中,约80%的患儿可经眼动脉直径灌注药物,其余20%可通过球囊阻断灌注化疗和颈外分支灌注。当微导管无法稳定于眼动脉开口,这主要是由于眼动脉开口于颈内动脉成角所致,可通过球囊阻断颈内动脉远端进行灌注化疗。在颈外动脉分支进行眼动脉灌注化疗时,最常用的分支为脑膜中动脉。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次眼动脉灌注化疗过程中有次为经眼动脉灌注,5次经过脑膜中动脉灌注。此外还有颞前深动脉和颞浅动脉的报道。在我们中心也曾发现颞浅动脉为眼球主要供血血管的情况。那么,眼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又如何呢?
医院开展眼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以来,已为余名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实行眼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余次。三年来在这儿接受完整眼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的例D/E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中,共保眼只,34例患儿进行眼球摘除,总体保眼成功率达84.87%,效果还是很可观的。患者福利:
目前在医院(医院)救治的患儿设有专用绿色通道,各项检查、住院及手术均能及时安排,已将视网膜母细胞瘤列入“天使基金”儿童罕见病项目救助病种,有望得到高达自付费用的75%,最高为元的医疗救助。眼科刘国华副院长、血管瘤科介入医学科郭磊主任、眼科黄静主任及麻醉、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护理等组成的神经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为患儿提供更专业更全面更先进的诊疗。血管瘤科介入医学科是中国妇儿介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儿科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介入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兼妇儿介入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学会综合介入分会妇儿介入学组组长单位等,医院中唯一的儿童血管瘤专科,是山东省首家专业儿科介入治疗的科室。科室每年完成近例全麻介入手术、余例局麻治疗,几乎涉及儿童全身所有脏器,凭借专业的诊疗水平,规范的就诊流程、完整的随访体系、全面的医护管理以及人性化的服务态度,已成为全国RB患儿介入治疗的最佳选择之一。End
血管瘤科介入医学科王亮供稿
郭磊主任审稿
社会服务部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