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血管疾病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是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然而脑动脉瘤在发生破裂之前可以不引起任何症状,但约有半数的病人在动脉瘤发生大量出血之前有警兆症状,其中较常见的症状是突发剧烈的头痛,犹如头被棒子重击一般;因动脉瘤增大压迫邻近神经组织而引起症状如眼睑下垂、一侧眼睛睁不开、复视、偏盲、视力丧失以及面部疼痛等;另外也有因血管痉挛而出现缺血症状如头晕等。
记者了解到48岁的患者冯女士,近数月反复间断性感冒,另外反复间断性头痛一月余,她也多次吃止痛药但没有多大效果,痛苦不堪的冯女士,偶尔听到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水平颇高,于医院找到裴本根主任。
入院查体发现冯女士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言语迟缓,后检查排除炎症反应及颅内感染可能,但医院CT显示冯女士有轻度脑肿胀,腰椎穿刺示血性脑脊液,进一步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脑出血”,急诊颅脑CTA检查显示颅内动脉瘤。
安排冯女士住院后,裴本根主任立即组织全科医生对冯女士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为其制定了科学而周密的手术方案。经家属同意后,由裴本根主任和神经外科医生组成的的手术团队为冯女士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中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找到了动脉瘤,冯女士脑袋中的“炸弹”被顺利“拆除”。
术后,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继续给予冯女士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止血、抑酸保胃、预防癫痫、改善脑循环、预防脑血管痉挛、营养神经、改善脑功能、补充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行腰椎穿刺,促进残余血肿引出、减轻症状。
在ICU及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冯女士病情一天天好转,两周后康复出院,其言语、四肢活动正常。“做完手术回到病房后,她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没几天就能搀扶着下地走路了,语言表达清楚了。神经外科的医生不仅手术做得好,服务态度也特别好。我也要感谢护士们,她们很负责,也很细心。”电话采访中,冯女士的爱人激动不已,不停地跟记者表示要感谢向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
裴主任说道,5个月后冯女士遵医嘱复查,期间未再出现“间断性头痛”及“感冒”症状,复查脑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痊愈”,当时累计血管完全通畅、无影响、支架展开满意、位置佳。
医院神经外科裴本根主任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个极其凶险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之高。中年、女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家族史等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虽然动脉瘤破裂出血危害大,但也不必谈瘤色变。目前医院神经外科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并一直致力于颅内动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淮南市急性脑卒中患者保驾护航。”
编辑王艳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