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自从油价暴跌以来,产油国已数次召开冻产会议试图限制产量,然而这些会议的最终结果大多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随着冻产会议不断临近,产油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将不断暴露,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冻产失败已渐露端倪。
作者:金银岛资讯—项莉峰
自从油价暴跌以来,产油国已数次召开冻产会议试图限制产量,然而这些会议的最终结果大多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缺乏实际行动的减产呼吁就像是海市蜃楼,只能一时刺激油价上涨,终究无法改变供给过剩的事实。
年9月的冻产会议,已多次“打脸”的OPEC会议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称同意将OPEC产量降至万桶/天。尽管这一消息公布之初,多家机构表示并不看好,但是油价仍因此不断攀升,渐稳于50美元/桶附近。随后,产油国又陆续进行了几次协商磋谈,均未获得进展,而与会国对此依旧表示了乐观立场。
虽然维也纳正式会议仍未召开,但从最新的市场消息来看,此次冻产会议已是“凶多吉少”。原因如下:
一、美国页岩油产业不断复苏。美国当前的页岩油产区,最低的原油生产成本已降至30美元/桶的下方,随着油价的不断回温,将有越来越多的石油钻机加入开采。截至年10月21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11座至座,为连续第8周增加。
二、关键产油国产量不断增加。伊朗石油部长10月17日称,新签订的合约将帮助伊朗达到原油产量万桶/日的目标,伊朗当前的石油产量约为万桶/日,而制裁前水平为.5万桶/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10月21日发表讲话称,俄罗斯明年原油产量将达到5.48亿吨,约合万桶/日,触及后苏联时期纪录高位附近。伊拉克石油部副部长称,伊拉克9月原油产量增至.4万桶/日。这些产油国一面表示支持冻产,一面却仍在积极增产,表里不一的态度让市场怀疑其减产的诚意,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这些国家很可能“阴奉阳违”,令减产计划失去实际意义。
三、伊拉克已率先表示不愿冻产。伊拉克石油营销组织负责人阿拉姆瑞表示,尽管伊拉克的原油产量已经超过了万桶/日。但是无论如何,伊拉克是不会以任何方式减产的,更不会参与OPEC或者其他任何组织的任何减产计划的。9月OPEC会议结果称,伊朗、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或将享受特别待遇。而伊拉克并不在此行列,所以伊拉克不合作的态度显示了OPEC内部的重重矛盾,利益的分割不均很可能会造成产油国最终不欢而散,而伊朗拒绝减产也可能会引发其他产油国的不合作态度。
即使维也纳正式会议上各产油国最终协商一致同意减产,在具体冻产配额方面,必然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随着冻产会议不断临近,产油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将不断暴露,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冻产失败已渐露端倪。一旦产油国冻产会议被证实毫无意义,油价或将最低回落至40美元/桶附近,即使侥幸成功,油价也绝不会超过60美元/桶,预计本周WTI原油期货波动范围可能在46-5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可能在47-55美元/桶。
金银岛资讯
中国大宗商品资讯与交易专业服务商
中国大宗商品资讯、咨询、会展及现货交易的领导品牌
大宗商品行业十多年沉淀和经验积累
拥有数百位资深市场分析师
拥有庞大专业的行业数据库
服务客户超过80万家
金银岛资讯是您开拓大宗商品市场不可或缺的伙伴
每天为您提供最热门、最权威、最全面的大宗商品资讯
统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