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我们只讲慢性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又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我们只谈继发性的。因为肺动脉高压是多种病因或机制导致的共同的血动力学结果,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继发性的。
潜在的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包括:机械压迫、血管阻力、扭曲、缺氧性血管收缩(比如严重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和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等。简单来说,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是非常常见的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肺血栓栓塞性疾病位居第二。
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性在于:若是不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右侧心力衰竭。一旦肺动脉压力达到系统动脉压的水平,右侧心力衰竭就会成为必然。
如何得知自己有了肺动脉高压?心脏彩超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手段,通过检测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返流程度,来评价肺动脉高压程度。
左侧心衰等心脏病和二尖瓣、主动脉瓣的损伤是最常见的肺动脉高压的原因。此两者导致的肺静脉压力的增加,反过来可引起肺动脉压的增加。
那么,中医药如何治疗慢性的肺动脉高压?
第一个思路:调治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症。
主要办法是振奋脏腑的阳气,激活脏腑的自然疗能,逐渐逆转慢性的心力衰竭,增强心脏功能,由此缓解肺动脉高压。
心主诸阳,有旺盛强壮的阳气,为阳中之太阳,心之阳气是生命功能的精华,即“阳神”的动力。心阳充足则心神昌明,诸脏协调;心阳亏耗则心神失用,诸脏功能皆失。心阳如果得到养护,则心脏瓣膜病及心衰诸证多可从此痊愈。所以,心脏瓣膜病人急需中医扶阳之法来真正解决自己的疾病问题。
心主血脉实际上就是讲心阳做功而推动血行。心阳是人体血脉之本。心的阳气推动着血液循环运行于脉道经络,以滋养脏腑组织器官,激活人体生命功能。
心主血脉,就是在阳动的基础上,主血又主循环。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从现代研究可知,心主血脉不仅有血流动力学基础,还有现代内分泌学依据,心脏本身存在一种循环激素——心钠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肾脏,具有强大的利尿、排钠、降压及调节人体体液量的作用,还具有强而持久的扩张血管作用,增加血流量,营养心肌。
第二个思路:调治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病症。
方法是采用中医古方,调治心脏瓣膜病变,解决瓣膜的狭窄、关闭不全、血液返流、脱垂、钙化等异常状态,瓣膜改善则肺动脉高压自然缓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正常搏动,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循环贯注、营周不休,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古方本来是治病的有效验方,这本来是毋庸赘言的,但是,现在许多医生不会用,他们认为这些古代的配方不能治疗今天的疾病。初一听似乎蛮有道理,但细细一想,不对!为什么呢?第一,人类的疾病古今变迁不是很大,有许多疾病古代有,现代也有,如感冒、结核病、糖尿病。第二,古今人类的疾病反应方式没有变,如寒则无汗、尿清长,热则汗出、口渴、尿短黄;古人服大黄腹泻,今人服大黄也腹泻。古方对“人”而治,疾病虽有不同,而“人”则一。
所以,近代以来有关古方治疗现代疾病的报道连篇累牍,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用小柴胡汤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小建中汤治疗骨髓纤维化,用泻心汤加味治疗脾功能亢进,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等,效果都很显著。说明古方可以治今病。而且,古方非常经济实惠,像半夏厚朴汤、五苓散等,不值几个钱。所以说,古方这个临床实用价值太大了!对于并不富裕的中国人来说,尤其实用。就拿我们治疗心脏瓣膜病来说,所用的有效古方,不知比瓣膜置换手术要便宜、安全多少倍了。
第三个思路:整体调理体质,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
这个思路最具中医特色,就是先不管医学检查情况,只是根据中医辨体质的结果来进行体质调理,一旦体质改善,则肺动脉高压及其它心脏病患竟会自动恢复正常。
医学中的“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精神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的本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表现为结构、功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同时也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重视发病过程中人的因素,即体质的问题,是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体质的形成决定因素较复杂,包括先天禀赋、生活状态(含生活习惯、饮食起居、营养锻炼)、年龄及性别、情感、地域及气候、病史及治疗、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等。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正邪两个主要因素的本质仍然系于体质,体质决定了正气强弱虚实性及邪气亲和倾向性。基础体质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要素。古方的“方证”及传统中医“证”的本质就是疾病在不同体质不同阶段的表现。因此,病人的体质、罹患的疾病与相应的方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调好体质,有利于心脏瓣膜病和肺动脉高压的调治。
健康小问题,身体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