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很幸运!”,有些媒体说赵本山年患脑出血入院,这种说法不太确切,其实他的情况是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的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但与多见的高血压导致脑出血不是一回事,更凶猛,更危急。
日前,医院外三科(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了一例脑动脉瘤夹闭术。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是最能够反应出学科能力的核心技术之一。
患者严某某,男性,42岁,贺州市八步区莲塘人,年8月10日0时10分左右在家中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呕吐胃内溶物数次,精神逐渐变差,医院就诊,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患者神志模糊,颈强直,烦躁,脑膜刺激征(+)。患者爱人讲述患者平素身体强壮,主要是做体力劳动,是家里的顶梁柱。医院脑外科迅速组织以主任医师宁锦龙副院长和副主任医师黄剑峰主任为主的专家团队,对病情进行认真仔细分析,完善相关检查。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分叉畸形并动脉瘤,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失。疾病非常凶险,动脉瘤随时有可能引起再次脑出血,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在宁副院长和黄主任的指导下,科室立即制定手术方案,迅速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医院把手术方案告诉了病人家属,家属一直在犹豫,担心手术风险,因为脑动脉瘤再出血的机率较大,死亡率高。在做好家属谈话工作同意手术后,脑外科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于8月15日,患者在全麻下接受左侧大脑前动脉瘤夹闭术。经过2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病人成功的摘除动脉瘤。术后当晚,患者神志清醒,能应答,术后未出现特殊的并发症。颅内“定时炸弹”成功被拆除,患者家属对疗效非常满意,万分感激!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30-60岁),颅内动脉瘤多见于脑底动脉分叉之处。症状:动脉瘤破裂时,常有前驱症状如头痛,继之发生出血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随之出现颅内压增高。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相应部位的神经定位症状。动脉瘤出血形成较大血肿者,病情多急剧恶化,出现脑疝危象。据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1/3可发生再次出血,再次出血死亡率达40%-65%之高!动脉瘤的发病原因是感染、创伤、肿瘤、颅内合并动静脉畸形、颅底血管网发育异常。出血的诱发因素:如各种运动、情绪激动、排便用力、分娩等。专家指出:颅内动脉瘤发病后症状严重,反复出血较多见。应及时做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一旦脑动脉瘤诊断明确后,需尽快进行治疗。
医院外三科位于住院部8楼,坚持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科室发展的动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开展新技术,真诚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目前科室共有医护人员28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本科现拥有进口西门子1.5T超导核磁共振、西门子64排CT机、进口蔡司S88手术显微镜、西山DK-N-31手术动力系统、手术头架、无创脑水肿监测仪、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等一大批高档先进仪器设备,综合实力雄厚。
***********************************
我们将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您需要的信息:新闻、知识、故事......
我们将依托新媒体平台,接收您传递的信息:意见、建议、评论、思考..我们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医患双方沟通分享的新突破!
———————
医院神经外科公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