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一种疾病,它最大的危害在于直接引发脑梗塞,大约六成脑梗塞源于颈动脉斑块,该病已被列为脑梗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该病的广泛性和严重危害,目前我国脑卒中筛查项目已将颈动脉检查纳入高危因素筛查范围。专家建议40岁以上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吸烟、肥胖的高危人群,每年的常规体检中,最好加入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应及时治疗。
“三高”肥胖促进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桥梁,负责从心脏供应大脑运转所需的大多数血流,一旦狭窄堵塞就会出现明显的脑缺血症状,能引发反复发作的脑梗塞等严重的脑卒中事件。有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脑梗塞都是由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糖尿病、高血压、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均能促进颈动脉形成斑块。当这些斑块脱落,在血流冲击下进入颅内,就会造成急性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超50%常有小卒中 当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30%时,病人通常没有症状,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治疗。但当狭窄程度超过50%时,病人常出现脑部缺血症状,主要有头疼、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较短即可恢复,俗称小卒中。即使暂时未发生小卒中,大脑因长期供血不足,也会导致脑细胞萎缩、血管性痴呆等病。专家建议发生过小卒中的患者更要尽快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治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40岁以上颈动脉筛查应纳入体检 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吸烟、肥胖的高危人群,在每年的常规体检中,最好加入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是筛查防治脑卒中的主要方法,该检查无创、简便、可靠,可以发现颈、椎动脉有无斑块、狭窄、血流流速等异常改变。此外,还有CT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可以确定颈动脉健康状况。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方法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或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同时配合中医药进行辩证治疗,运用针对血液、血脂、斑块、血管四个方面,通过天然水蛭素系统调理理念及核心配伍组方,使得颈动脉斑块的治疗取得重大突破,提高动脉斑块的附壁安全系数,降低动脉斑块的致命脱落风险,并逐步原位消除动脉斑块;可以很好的做到清血化脂,滤除沉淀的脂质、清理聚集的血小板以及消融中微血栓等,恢复血管内壁的肌性软弹度和内膜平滑度,继而修复血管壁内损伤及损伤所致炎症,改善微循环,从而维护与重建血管的通畅度;消除动脉斑块形成的各种不适和症状如颈动脉斑块导致的头晕、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