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本文作者小麦是守望麦田亲子户外的创办人。当她在群里宣布因身体原因暂停所有工作,我是非常震惊的,怎么也不会想到脑梗中风会发生在超人小麦身上,毕竟才刚40,昨天看了小麦生日之际发表的此文,我沉默了许久......在征得小麦同意后,将此文转发给正在奋斗的每一位朋友,应该静心反省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再此感谢小麦分享!
昨天是小麦的生日,就在距我整40岁生日的前50天,遭受了一场莫名的打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6/24带队去上虞的大巴上,我正站着,对着孩子们在说淝水之战的故事呢,故事还没讲完,忽然觉得一阵头晕,赶紧坐下,以为只是晕车加中暑了,到了覆卮山居就直接先进房休息了。
按我一贯的概念,生病了睡一觉就好了,这次睡一觉,更严重了,半边身体发麻不能动了,才感到事态严重。有不坐大巴自驾去的朋友抓紧开医院,医院和我们汇合,略做检查也查不出结论,吃了几粒阿斯匹林抓紧往上海赶,医院也全靠朋友安排好了,直接住院挂水。结果是脑梗俗称中风。
医院,就开始无休止地挂水,每天7小时。一开始,虽然惊恐地发现自己半边身体连一个手指头都动不了了,还心存侥幸,觉得挂一下水,针灸一下,肯定很快又活蹦乱跳了。心里还记挂着,5天后,老爸老妈要旅行归来了,不能这个样子吓到他们,还记挂着20天后我的斯里兰卡义工行程不能耽误了。事实证明,我想得还是太简单了。
头几天,医生觉得我情况还不太稳定,嘱咐卧床少动,水一天天地吊着,毫无好转迹象。那几天,只能躺着看着窗外,天很蓝,白云流转,我的床位帘幕一共有25个挂钩。最怕的是在床上用便壶,每次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每每制止自己想太多,怕陷入恐惧黑洞不能自拔。最大的恐惧来自无知和无望。我以后再也不会用“举手之劳”这个词语了。
感谢4天后,医院的康复医生开始介入治疗,小麦可以自己锻炼了。拼尽全力,去做康复医生指定的动作,只要一停止挂水的时间,就让自己变成永动机。于是终于,开始一天天好转起来,以一天一个手指头的节奏。
那些天,每天醒来,先是希望生病了只是一场噩梦,我又啥事没有了。微微的失望之后是开始检查我今天又有什么进步,重新开始充满希望的一天。最后恢复可以动的是脚趾头,那一定是因为我腿太长,恩,一定的。
在医院住了15天,出院的时候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自己慢慢走路了。然后,联系医院,继续康复治疗。我的目标是恢复到以前一模一样回家。
修仙路上的一场劫难,被毁年功力从头练起。
医院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在这边看到了太多人间悲剧,有比我小一岁,娃也比我家的小一岁的妹妹,已经治疗了一年了,现在手脚都还不太好,话也不会说,连字都忘光了不认识;有40多岁的企业高管,一路打拼到现在,结果脑溢血倒下,治了半年还在轮椅上学说话。不过大家都不愿失去希望,仍在努力着,病房的电梯厅,每天晚饭后,都有一场自发的联欢会,好多人一起唱着80年代的流行歌曲。
医院,每天上午器械锻炼加针灸,每次针灸都觉得自己简直要被扎出洪荒之力了;下午是康复医生指导整体协调和手部精细作业,就像健身私教一样。每天都要消耗几百大卡的热量。
而我,自然是学霸级病员,每天%地完成康复医生布置的任务,利用所有排队的时间来看书,等饭的时间用来练习左手画画。每天用左手吃饭,打字,写字,画画,不错过所有可以练习的机会。练到手上起泡都不自知。
原以为脑梗之类的病都是老年人的毛病,医院才发现,竟有3成以上的病人在50岁以下,中青年进来的,基本都是因为太过劳心劳力了。
所幸现在,手的精细动作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所欠的只是力量和速度,这个经过练习都可以恢复。走路姿势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只是上下楼梯速度缓慢。每天甚至可以去草坪上跑个步,拉个仇恨了。预计到8月底可以出院毕业,继续回家做饭,接送小溜。
===小麦脑梗科普分隔线===
怎么会发生的?
这句话我也一直无语问苍天,任何病症的发生都不会是单纯的一个理由,会是很多因素的综合。小麦总结了一下自己生病的原因:
1:睡眠量偏少(抵抗力和免疫系统会变弱)。小麦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少睡觉是占便宜的事情,但事实上,时间是最公平的东西,少掉的睡眠总是要还回来的。
2: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压力之下,血管弹性变差)做事太追求完美,想太多也是病,这点最难改。
3:排毒要顺畅。(小麦之前一直一周一次大便的频率,月经也不太准时)
4:出事时,小麦穿着牛仔短裤,正对大巴空调出风口,血管也是骤然收缩。
5:当时背向大巴行进方向站着,车辆也有些颠簸,的确有点晕车,这是雪上加霜的一击。
6:小麦天生血管偏细。
7:小麦血压一直稍稍偏低,蹲下站起会眼前发黑。
以下病因是跟小麦无关,但跟脑梗多发相关的起因:高血脂,血粘度高,糖尿病,高血压。
小麦每年也有做全身体检,而且各项指标一直是全家最好的一个。
自我安慰地想,如果注定早晚会发生脑梗这件事,那么现在的结果仍属幸运的,如果晚20年发生,我一定没法像现在这么利索地重新站起来。
脑梗的病理:
脑血管发生栓塞,堵住血管,影响运动或者语言或者认知方面的神经,视梗塞大小和部位而定,而这个大小和部位真是很随机的一件事情了,完全听天由命。
脑梗的治疗:
一开始就是吊通血栓和血管的水。最佳治疗时间是发病6小时以内,最好家里备点阿司匹林,一发病先吃两粒阿司匹医院,挂水一个疗程10-14天。
之后就是康复治疗,吃药打针都帮助不大了,之前相关的神经已经因为缺血坏死,无法修复,只能靠康复锻炼,训练其它神经来做代偿,顶替坏死的神经来重新控制肢体或者语言等等。
而所有的动作都要从零开始,重新学习。小麦能恢复至此,我能说是自己的学习能力强大么?
而以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二次复发。
脑梗的预兆:
我能说我之前毫无预兆么,不过为了完整科普,我还是讲一下吧:
视物模糊,哈欠连绵,头晕,身体发麻(通常女性是左边身体发麻,男性是右边身体发麻偏多),忽然失语,剃刀落地。
===科普完毕===
所以请大家都要注意身体了,注意睡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多喝水,亲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健康是第一位的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再次感谢我生病期间各种帮忙的亲们,各种想要来探望的亲,感激之情真是无以言表,这都是真爱啊。也抱歉这些天吓到家人朋友,添了各种麻烦,同时也心疼小溜的变懂事了。
作者:小麦
加油!小麦!祝早日康复!
医疗机构的脑梗报道
你可能不知道,每年的5月25日都是“世界预防中风日”,而全球的神经科医生们却在烦恼着同一个问题:现在的中风患者怎么就这么年轻呢!
比如在美国,从年-年的十年间,因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也就是急性脑梗住院的成人里,25-44岁的人群比例增加了约44%,而传统认为属于高危人群的老年人,那些年龄≥65岁的人群比例反而减少了20%多。
再比如丹麦,另一项跨度接近20年的研究发现,那些年龄在15-30岁之间的年轻人,因卒中住院治疗的比例增加近2%,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治疗的比例增加约4%。
那么在中国,情况又是如何呢?
我国每21秒就有一人因脑卒中而死亡。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以脑卒中为主,是健康的“头号杀手”。脑卒中又叫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目前,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以每年8.7%的惊人速度增长,年轻化也日趋严重,30岁至60岁青壮年卒中患者占所有卒中的1/3。每年有超过万的患者死于脑卒中,平均每21秒就有一个人因脑卒中而死亡。
所以说,什么老年病的说法早已是过去时,你我要是继续这样“放飞自我”,随时就可能成为下一个中风预备军。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以每年8.7%的惊人速度增长,年轻化也日趋严重,30岁至60岁青壮年脑卒中患者占所有脑卒中的1/3。
现在年轻人用脑过度、吸烟、工作压力大、平时不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常吃煎炸油腻食物、熬夜不注意休息等,都是导致青年人卒中增多的原因。
这8项符合3项就是高危人群!
①高血压
②血脂异常
③糖尿病
④吸烟
⑤心房颤动
⑥超重或肥胖
⑦缺乏运动
⑧有脑卒中家族史
在这8项危险因素中只要有任意3项,就是中风高危人群。在这些因素之中,最常见又最危险的因素,非“高血压”莫属,大概有80%的病例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脑中风早期的10个信号
虽然有些事我们不能左右,但是及时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及早辨别身体发出的信号才更重要,快来看看脑卒中早期的10个信号!
①舌痛:是脑血栓即将发生的一个信号,医院请医生诊治。
②鼻出血:鼻出血是高血压病病人即将发生脑卒中的警报。据医学观察,高血压病病人在反复出血后1~6个月,约有50%的病人发生脑溢血,因此不能麻痹。
③眩晕:突然感觉头晕目眩,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在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大中风"发生。
④单眼突然发黑:一只眼睛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过性黑蠓,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脑卒中的又一信号。
⑤哈欠不断: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如果不是此情况而哈欠一个接着一个,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血管内径越来越窄,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是即将发生脑卒中的警报。
⑥指麻木:手指麻木这种异常感觉,在许多疾病中都可出现,如颈椎病、糖尿病……但不能忽视脑卒中的可能。
⑦说话吐字不清:是脑卒中先兆症状中的一种,应引起重视。
⑧原因不明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造成管理人体运动的神经功能失灵,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脑卒中先兆症状。
⑨肢体不自主抽动:肢体某一部位突然跳动或抽动,不由自主,时发时停,可能也是脑卒中先兆症状的一种。
⑩恶心、呕吐:突然恶心、呕吐,有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打嗝不止等可能是脑卒中先兆中的一种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脑卒中做好这三点
①首先要预防高血压
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考虑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
②心脏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
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运动三要素:频度·时间·强度
很多人意识到了锻炼的重要性,说我在锻炼,一问他在干什么呢,在散步,实际上这样根本没达到锻炼的要求。
频度:每周至少3次,最好5次,每周有一两天休息时间。
时间:要达到平均每天半小时,只有达到每天半小时才能保证健康。
强度:最简单的算法就是运动时心率达到减去你的年龄,50岁达到,60岁达到。锻炼时间以下午四五点比较好,上班族晚上比较好,老年人早上可以做轻度运动,比如散步走路。国外一项研究,追踪对象40年,把中风患者发病按时间分类,显示早上8点到12点是高发期,第二个是凌晨4点到8点,占全天的55%,最低是晚上8点到12点,为5%。小品演员高秀敏就是凌晨去世,马季也是早上在马桶上去世的。
滋沁堂
滋养沁润
关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