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前沿讯,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排行第一的手术类型,对于一些大型中心的资深专家来说,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量已经不再是追求的主要目标,更多的是希望在有挑战性的复杂颅内动脉瘤手术中有所探索和作为。
和医院神经外科朱巍教授的谈话,其实主要在围绕着颅内动脉瘤的复杂程度和相对应的治疗策略展开的。
首先讨论的就是著名的“豆纹动脉”,无论在脑血管手术还是岛叶胶质瘤手术中,对豆纹动脉的保护都至关重要。
朱巍教授多年前一直有个困惑,同样都是动脉瘤夹闭手术,为什么有些患者预后良好,而有一部分患者却出现了偏瘫等严重的并发症?后来朱巍教授经过研究发现,答案就在于豆纹动脉是否损伤。
之前很多手术是对豆纹动脉根本就没有认识,还有一些手术虽然认识到了豆纹动脉的重要性,但没有办法术前评估或者因为技术问题无法避免对豆纹动脉的损伤。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朱医院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复杂动脉瘤的新分型,根据不同分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加上手术技术和监测手段的提升,将此类累及豆纹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的手术并发症大幅降低到10%以下。
除了累及豆纹动脉,复杂到无法夹闭的动脉瘤是一块更难肯的骨头,朱巍教授对这种类型的复杂动脉瘤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血管搭桥。血管搭桥在以往通常应用在烟雾病等治疗上,动脉瘤的搭桥相比而言要在脑深部进行,难度和风险更大,目前国际上能够开展这项手术的中心也寥寥无几。朱巍教授团队目前正在开展并努力完善此类手术。
除此之外,复合手术的出现给复杂动脉瘤的治疗也带来了希望,很多以往无法手术的复杂动脉瘤在复合手术室内的介入手段的保驾护航下,也能更为安全的开展了。目前,医院复合手术室装备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已经完成了几十例的复杂动脉瘤的复合手术了。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上,朱巍教授接受了神外前沿的专访,对话内容如下:
1、累及豆纹动脉问题
神外前沿:对于累及豆纹动脉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手术相比于介入治疗还是占很大优势?
朱巍:大脑中动脉瘤至少从目前的指南看,还是以手术为优先,其中大部分动脉瘤累及豆纹动脉的主要是M1段的和M2段起始部分。我认为以牺牲豆纹动脉为代价的手术其实是不可取的。另外,如果DSA上已经明确显示,动脉瘤已经累及到豆纹动脉的话,那手术也应很慎重。
现在的困难是在术前很难判断豆纹动脉是否会被累及,因为DSA对于豆纹动脉的显示并不是那么的清晰;其次,比如有些血栓性动脉瘤,即使在影像上发生于豆纹动脉的部位,但是其实这个豆纹动脉的功能可能已经被弱化了,临床上也有这样的现象,即使豆纹动脉可能闭塞了,但病人也不一定有功能障碍。
目前没有办法用很客观的手段进行评估,所以目前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神外前沿:那么手术中如何对豆纹动脉进行保护?
朱巍:如果已经进行了开颅手术,那对豆纹动脉的辨认、保护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因为夹闭动脉瘤而损损伤了豆纹动脉,那可以说这个手术就是失败的。豆纹动脉可能在动脉瘤体的深部,由于分离不清晰可能造成手术中误伤。
我想很多医生有这样的体会,往往认为不是很复杂的M1段动脉瘤或者说常规的动脉瘤夹闭过程后,患者却发生了瘫痪,这就是因为手术中没有保护好豆纹动脉造成的,但这类问题可以从提高医生手术技巧的角度来解决。
神外前沿:累及豆纹动脉的动脉瘤在所有动脉瘤中占比多少?
朱巍:累及豆纹动脉的一定是大脑中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是动脉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可能仅次于大脑后交通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大脑中动脉瘤都会累及豆纹动脉,主要是M1段动脉瘤,还有M1、M2分叉部位的动脉瘤。如果大脑中动脉瘤并不累及豆纹动脉,那么手术会相对容易。
大脑中动脉瘤中累及豆纹动脉的比例不是很高,只在大的中心比较常见,属于疑难杂症。
神外前沿:虽然发病率低,但是可能的并发症后果非常严重?
朱巍:如果豆纹动脉损伤的话,多半会造成病人偏瘫,如果在左侧的话,还会造成失语等严重的并发症。
神外前沿:颅内动脉瘤手术出偏瘫等严重功能障碍的,其中损伤豆纹动脉的占比多少?
朱巍:在大脑中动脉瘤中引起的偏瘫失语等严重并发症中,豆纹动脉损伤占了很大部分,但是没办法去统计出具体的比例,因为不能以单中心来统计,比如在医院复杂动脉瘤比较多,累及豆纹动脉的比例相对而言就不会很低。
当然,医生的手术技巧和对疾病的认识也在发展,相比于十年前,对豆纹动脉问题越来越重视,由此造成损伤的比例在降低。
至于降低的原因,第一是我们术前的评估和病人筛选更加精确,第二是我们术中对豆纹动脉的重视和手术技巧的提高。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随着技术的发展,损伤问题或者说并发症比率会越来越低。
神外前沿:之前国内对累及豆纹动脉这个问题好像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