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
心脑动脉粥样硬化与气虚、血瘀、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从虚瘀痰毒论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对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根据心脑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气虚、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人至老年,积损正衰,肾气肾精亏虚,先天之本先亏;过食肥甘伤脾,脾失健运,后天之本失养;或加之吸烟耗气、过逸伤气,而成气虚。本虚既成,脾虚津液失于蒸化而为痰浊;气虚阴血无以运化而为瘀血,(《医林改错》)中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脉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而瘀血亦可生痰,如《诸病源候论》日:“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成痰也“,痰浊瘀血结聚于络脉,形成气虚痰瘀。中医认为,人体衰老的原因是气虚血瘀,冠心病的病机关键也是气虚为本,因而我们提出,虽然阴虚、肝郁、气滞和寒凝等也参与了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气(阳)虚、痰浊、血瘀仍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病理因素。
艾灸取穴:
阿是穴、百会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命门穴、足三里
艾灸时间:
初期,艾灸一周休息1天,每天1次,每次每个穴位艾灸30分钟。如果有好转,可以一周艾灸3-4次,每次每穴20分钟。
建议:
1,睡觉之前,早上起床各一杯温开水;
2,冬天最好下午出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戴帽子保暖;
3,晚上艾草泡脚,水温以不超过50°为好,以身体微微出汗就好。然后按摩足部穴位(涌泉穴、太溪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