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扶专家科普课堂系列四颈动脉斑块知多

“医生,我有没有斑块啊?”“医生,我的血管堵掉了吧?”这是超声医生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随着脑卒中知识认知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进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希望能够提前知晓是否有中风的可能。那么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吗?其实并不是,只有脑卒中高危人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的病人才需要进行检查。什么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呢?国家脑卒中防治委员会发布了以下8大危险因素,其中有3项及以上的,就属于高危人群了,要当心了哟!

“每个人都会有斑块的吧。”“没关系的,我体检下来,各项指标都好的,有点斑块没事的。”“医生,斑块到底是什么啊?”斑块的全名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跟各种原因引起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通俗点说就像家里的水管里会长的水垢一样。血管壁有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外膜,一般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于内中膜。动脉的粥样硬化是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斑块的前世并不叫斑块,应该叫脂纹,注意哦,是脂肪的脂啊,不是手指的指啊,脂纹是坏家伙泡沫细胞聚集微隆于血管的内中膜的表面。进一步发展成为纤维斑块,慢慢的有了斑块的样子了,各种坏家伙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炎细胞、脂质成分继续聚集。最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了。

“医生,我脖子很疼啊,肯定是斑块惹得祸吧?”“医生,我头晕的很,跟斑块有关系吧?”颈动脉斑块可能不会引起什么特定的临床症状,例如疼痛等等,那长了斑块就无所谓了吗?颈动脉超声能够评估是否有斑块,颈动脉斑块是指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厚度≥1.5mm且凸向管腔的局部结构变化,一般的颈动脉厚度至少有4—6mm,有的血管例如最容易长斑块的锁骨下动脉甚至有8—10mm,长了小斑块,不会对管径造成多大影响的,但是不能说斑块小事情,蚂蚁都能撼动大树,小斑块也能引发大事件。如果是易损斑块栓子脱落造成颅内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可能会有发作性肢体乏力、失语、遗忘、耳鸣、眩晕、视力障碍或跌倒,甚至是短暂的意识丧失。如果是斑块进一步发展,造成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可以表现为失语、视力障碍及不同程度的对侧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

“医生,我的斑块是软斑还是硬斑?”“医生,我的斑块会掉吗?”斑块的性质可能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可是并不是硬的钙化斑块就是稳定性的,有经验的超声医生能够根据超声图像对斑块的易损性进行判断。下面的斑块就是易损斑块。

“我有斑块,不吃药也无所谓的”“我反正已经吃了那么贵的药了,那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抽烟继续抽吧”发现斑块就一定要吃药吗?吃什么药?怎么吃?发现了颈动脉斑块,首先应该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管住嘴迈开腿!易损斑块及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应尽早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推荐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推荐降到下限值。如果已经造成了血管的中度或者重度狭窄,也不要惊慌,马上到具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不再谈“斑”色变!

帮扶专家简介:刘曼,医院颈脑血管超声科主治医师(年),现驻医院功能科。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从事颈脑血管超声14年。擅长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颈部动脉夹层,判断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侧支循环;运用c-TCD发泡试验判断右向左分流;危重症及神经外科患者床边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在血运重建围手术期,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手术“保驾护航”;院外会诊(器官捐献供体脑血流动力学评估)等。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和团队成员到多个社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部血管超声筛查及科普宣教等。

医院颈脑血管超声科为国家卫健委卒中防治血管超声诊断技术培训基地(全国仅4家),先后参与9期全国血管超声培训班及18期全国进修班讲课,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逾百位。作为科室的教学秘书,常规管理科室住院规培医师的日常教学及临床工作,指导本科生、规培生及研究生数十名。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参与市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省级超声年会发言等。

主编:史超

副主编:王波

编审:熊燕

编辑:曹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zd/13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