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也称“不得眠”、“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寐而多梦,或醒后不能再寐,或嗜睡,重则彻夜不寐。
《槐荫消夏图》宋
“不寐”的原因,通常有五:
1.情志失常
“七情内伤”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发生不寐病证。与心、肾、肝、脾胃都有关系。需要认真体察,辨证论治。
心血虚、心阴虚、心火炽盛、痰火扰心而失眠、多梦;
肝气郁结、肝血虚、肝火上炎而失眠、多噩梦;
肾阴虚、膀胱湿热而失眠、起夜频繁;
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脾不调而心烦、抑郁、失眠。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可致失眠。此外,五味偏嗜,饮食过咸、过甘,或兴奋神经的饮料,如浓茶、咖啡也是造成不寐的因素。
3.劳逸失调
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失养而失眠。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安。因此,过逸或过劳均会引起失眠。
4.气血津液不足
血虚、或气血两虚,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常表现为少气懒言,心悸失眠。《景岳全书,不寐》曰:“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亦可因年迈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年迈老人、或久病虚弱不寐者,常是此因为主。此外,由于血寒、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症,也是造成不寐的因素。
5.思虑过多
临床发现,中青年,甚至一些青少年,引起不寐的原因,多源于思虑过多,中医认为“思伤脾”、“思者气结”;现代医学认为,思虑过度,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交感神经过于兴奋,脑神经处于亢奋状态无法很好调节时,引起睡眠障碍。临床中遇到此类情况,音疗师首先会先进行脑波检测,定制出左右耳差拍阿尔法脑波音乐,帮助调节左右脑至平衡状态,有些患者,当晚可改善睡眠;然后由音疗师(有心理咨询背景)采用音乐渐进式放松、音乐睡眠诱导,音乐引导想象、体感音疗、漂浮音疗、音乐入静疗法等方式,帮助进一步身心放松减压、抽丝剥茧,梳理调理情志;同时,由中医师根据脏腑辩证,进行中草药、食疗、针灸等调理,可取得较理想的调理效果。
用音声传递健康、关爱
点击有惊喜!
音乐舒眠
爱是永不止息——“座头鲸的歌声”
音乐舒眠
“摇篮曲”,给母亲的礼物
脑波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