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HK,以下简称“微创”)旗下子公司——专注于创新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案的“微创脑科学”完成1.5亿美元融资,引入了包括中金资本、华翊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
据悉,交易完成后,微创脑科学投资后估值将达约17.5亿美元(折合亿人民币),成为神经介入赛道的“市值龙头”;不久前,其医疗机器人子公司也登陆港股,市值逼近母公司。一时间,微创似乎被子公司们抢尽了“风头”。
未上市即成“市值老大”,微创脑科学真的值这么多钱吗?新近的集采政策给神经介入赛道增加变数,此次融资似乎在向市场证明,外界对它的想象力并没有打折扣。而依照中金的投资风格判断,它很有可能是微创旗下第4家上市公司。
未上市成“市值老大”在同行的对比之下,微创脑科学一举成为行业“龙头”。
神经介入赛道另外几家上市公司:归创通桥、心玮医疗、沛嘉医疗、赛诺医疗,截至昨日收盘,其市值分别为79亿人民币、25亿人民币、亿人民币、34亿人民币。其中,归创通桥还同时部署了神经介入、外周双赛道,神经介入只占到其市值的一部分。
那么,微创脑科学的优势何在?这主要体现在产品管线丰富和生产性能稳定两个方面。
微创脑科学起源于年成立的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神经介入领域的医疗器械平台型公司之一。
神经介入器械主要用于神经介入诊断或治疗人体脑血管病,其科技、价值含量高,属高值耗材类产品。神经介入器械通常分为通路类、出血类、缺血类3大类。在上述这些领域,微创脑科学已先后开发并产业化了8款自主研发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领域,微创脑科学的APOLLO颅内动脉支架系统可用于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国内第一款专用颅内狭窄支架,填补了国内在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Bridg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采用独特的载药设计方式,让药物释放更精准,可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并减少血栓事件。
在出血性卒中的治疗领域,公司则既有可用于治疗颅内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的Tubridg血管重建装置,也有用于治疗颅内动脉壁缺损型疾病的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另外还有NUMEN弹簧圈栓塞系统与NUMENFR解脱控制器。其中Tubridg是第一个获批进入CFDA绿色通道的神经介入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次于美敦力);WILLIS依然是全球唯一一款神经介入的覆膜支架,独占市场。
在通路类辅助产品线方面,公司也拥有U-track颅内支撑导管系统、Fastrack微导管系统等产品布局。
截至目前,微创脑科学的产品已覆盖国内31个省市,进入约家医院,共计覆盖约10万名危重患者;另外多款产品已获得海外注册证,像NUMEN与NUMENFR就获得了欧盟CE、美国FDA以及韩国MFDS上市批准。
年5月,微创脑科学战略投资了以色列公司RapidMdical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RapidMdical主打产品Tigrtrivr支架型取栓装置也已进入NMPA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
若要更直观地理解微创脑科学的产品线,横向对比来看,在国内企业中,其产品丰富度领先。
图片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结合市场规模来看,根据《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年国内脑卒中患者数约万,复发率约17.1%,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万,且以每年8.3%增长。脑卒中,又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兴业证券给出的数据,两者患者比例大概是2:8。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
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案例中有60-70%是由动脉瘤引起的,最常用的介入治疗器械包括弹簧圈、密网支架或覆膜支架等;缺血性脑卒中最常用的则是取栓支架、抽吸导管等。
其中,出血类器械市场空间最大的是弹簧圈,缺血类器械空间最大的是取栓器械。随着Numn弹簧圈年底的上市和两年内缺血类产品的陆续推出,微创脑科学业绩有望加速爆发。而得益于母公司微创医疗的支持,其生产质量体系和产能也相对更有保障。
成集采“新秀”,神经介入还有想象力吗?若干年前,神经介入行业是当之无愧的蓝海赛道:器械市场规模从年的29亿元增加至年的60亿元人民币,至年前保持21%年复合增长率。
与之对应的是,神经介入器械的国产化率不足10%。不过,近年来这一赛道也变得“越来越拥挤”,有20余家企业涌入,共计60余家投资机构押注,给行业增添了诸多变数。
图片来源:瞪羚社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