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脑血管隐形杀手动脉粥样硬化

治瘫方

-12-16张教授治瘫方诊疗中心查看:回复:

过去的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导致全球总死亡的比例从20世纪初的1/10发展到21世纪初的1/3,已成为全球首位死因,且流行趋势不断加剧。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从年起一直是国人的主要死亡病因,因此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Q: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A: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特别是发生在心、脑、肾等器官,引起器官的缺血性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早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

Q: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含哪些?

A:

冠心病(CAD)、脑卒中、腹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其中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哪些原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年龄、性别

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49岁后进展较快,青年人及儿童可见,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在绝经后发病迅速,因为雌激素分泌量下降较明显。

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为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易发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4倍,且发病时间早,病情更严重,好发于血管分叉、弯曲的地方。

吸烟

吸烟可破坏血管壁,诱导平滑肌细胞增生。

某些疾病

糖尿病、腹型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等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升高。

遗传因素

冠心病具有家庭聚集现象,约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摄取、代谢、排泄产生影响。

其他因素

病毒感染、饮食结构等也有一定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日常控制

①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②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

③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④戒烟、戒酒

⑤控制易患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等

张教授治瘫方诊疗中心掌握最新心脑知识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ys/1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