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1两!
这是一个早产儿的体重。
我市目前胎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早产宝宝。
出生时只有24周,体重只有克,没有自主呼吸,只有筷子那么长,胳膊只有一根手指那么细,皮肤几乎是透明的……
幸运的是——
经过多天的努力,宝宝终于平安出院了!
出生时仅1斤1两,生命体征微弱年6月30日8时,一个胎龄只有24周的超低体重早产儿送入了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刁敬军说:“孩子剖宫产一出来没有自主呼吸,只有筷子那么长,胳膊只有一根手指那么细,皮肤几乎是透明的。像这个孩子这样的,体重和胎龄两项都破了记录,大连市首例,全国都少之又少。”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已经治疗多天的小天佑安静地躺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上,体重已经由当初的克增加到了克,每顿能喝多毫升奶。
这个宝贝能闯过道道难关,实属不易,多天,医护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苦,从半尺高一千多页的的病志上就可以窥见一斑。
从喂养到护理,医护人员精心呵护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个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艰辛可想而知。医护人员一直把小天佑安置在恒温保湿的暖箱中,就像在妈妈的子宫里一样,尽量避免外界的刺激。
从每天需要的液体量,到各种营养素。要根据每天的体重变化精确计算,24小时不间断匀速输入体内。
小天佑刚出生时血管细如发丝,为了防止反复穿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和感染等问题,护士为宝宝进行了中心静脉置管,一次成功。
同时要给予呼吸支持,根据临床情况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模式。为了避免呼吸机的副损伤,尽量以低的参数辅助通气。长期的静脉营养支持和呼吸支持是宝宝生存的关键。
喂养上,正常出生的婴儿,一次奶量几十毫升,可对于这个只有克的宝宝来说,只能留置胃管,刚开始一次0.5毫升,同时通过胃管来观察食物消化状况,以判断是否需要加减食量,第二天再根据前一天的情况作出调整。
三医院联合救治,创造生命奇迹然而,超低体重儿要面临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呼吸、感染、出血、贫血、黄疸、胆汁淤积……甚至心脏、大脑的问题。用刁敬军主任的话来说,小早产儿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天佑基本都经历了。
最凶险的一次是出生后35天,孩子因感染、缺氧、胎龄小胃肠发育不成熟等原因,发生了心脏动脉导管未闭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于是,医医院的外科专家前来会诊。医院外科文平主任,带领团队包括心脏外科、新生儿普外齐欣主任、麻醉科徐玲主任、B超、护理等一行8名专家来到医院,为小天佑进行了胸腹联合手术:一个是心脏动脉导管的结扎,一个是坏死小肠的外科手术治疗。
“新生儿科是内科,术后的护理是从未接触过的。”新生儿科护士长陈广艳说。
经过学习,刀口的护理、引流管、造瘘的护理等,护士们都能熟练操作。此外,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眼科的马翔主任又带领他的团队及仪器,来医院对天佑进行了眼部手术,通过注药控制视网膜病变。
小天佑脱离危险,进入康复治疗阶段经过众多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小天佑的状态一天天的变好。从起初的有创呼吸机支持到无创呼吸机到现在的鼻导管微量吸氧,从全静脉营养到现在的全胃肠喂养,从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严重超标到现在基本恢复正常。
“生命真是很顽强的,我们做医生的都会担心,这个孩子能坚持下来吗?但是他总是一次次的给我们惊喜,过五关斩六将,他挺过来了。”刁敬军说。
医学的进步
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
宝宝的求生欲望和顽强的生命力
家长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充分信任
密切的院际合作……
所有的这些共同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让我们为小天佑加油,为医护人员点赞!
作者:杜鹏、张丽霞
编辑:苏昕
责编:秋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