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曼(化名)今年5岁了,可是说话总是不清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笑话她。时间一长,小曼变得越来越孤僻,看到人就躲,嘴巴也总是闭得紧紧的。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院检查,才发现,小曼是出现了一种叫做“构音障碍”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构音障碍?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病房主任关丽君介绍,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而排除听力损伤、脑部功能损伤、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或自闭症,构音器官无形态和运动异常,但构音错误呈固定状态,称之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最为常见。比如孩子舌根音问题,会将“gege”说成“dede”;送气音控制不好,把“c”发成“s”等。
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病房
开展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研究项目
以关丽君主任为首的构音障碍治疗团队集语音发育评价、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传统中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和护理等各方面经验丰富的专业医护人员,为发音特殊儿童提供最科学的诊疗方案。此项目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最终使构音障碍患儿语言、智力协调发展,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
构音障碍儿童招募标准:①符合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经专业语音治疗师根据日本听力言语学会制定的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构音器官的形态、功能无异常,有正常的听力,语言发育达到4岁水平以上,构音错误并呈固定状态)确诊为功能性构音障碍。
②4-8岁儿童;
③排除临床检查有器官功能异常(如腭裂、舌系带明显过短、重度反牙合、腭咽闭合不全等)者;
④通过智力测试和听力测试排除智力和听力障碍者;
⑤语音清晰度测试低于96%的构音障碍者;
⑥1年内未做任何专业语音治疗。
提醒儿童发音的准确度是一个发育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构音能力会逐步提升。但孩子超过4岁后,发音还不标准,建议医院进行检查,并欢迎符合项目招募标准的孩子前来咨询及参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