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张文(化名)在饮酒后突然剧烈头痛,并不断叫喊、捶打,家人起初以为头痛是喝酒引起,而叫喊只是“发酒疯”。但敏锐的表姐察觉了异样,认为他的头痛并不简单,于是紧急送医。冬夜里,凌晨2点,医院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展开。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快速响应、明智决策,3小时神经介入“作战”,将张文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近日,康医院,拉住“救命恩人”们的手说:“感谢医生、感谢护士、医院!”头疼欲裂敲打叫喊原来是脑动脉瘤破裂2个月前,张文因医院,过程中不断叫喊和敲击头部。医生见状紧急进行头颅CT检查,发现张文脑蛛网膜下腔明显出血,于是进行颅脑降压,成功控制了出血,头疼症状也明显缓解。李宝民在手术中。随后,医生对张文进行头颅CT血管造影扫描,证实出血的原因是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动脉瘤大小25×12mm,属于巨大动脉瘤。脑动脉瘤是极为凶险的猝死性疾病,单次出血后的死亡率可高达40%,犹如一个早已“埋伏”在颅内的“定时炸弹”。如果不能迅速规范治疗,动脉瘤极大可能会发生再次破裂出血,从而导致脑疝、心跳呼吸停止,或发生大脑血管痉挛导致瘫痪、昏迷,甚至死亡。鉴于此,参与会诊的神经介入科主任李宝民教授立即带领团队进行处理。“脑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一般有手术治疗和栓塞治疗,而他的动脉瘤巨大且位置特殊,因此我们决定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方式。”李主任说。介入栓塞治疗是避免脑动脉瘤二次破裂出血的最佳手段。3小时精细操作堵塞动脉瘤膨胀破裂风险解除彼时,虽然张文的情况已稳定,但再次破裂出血的情况可随时发生。于是团队紧急开展术前讨论,并制定详细的两次手术策略。为什么要做两次手术?李宝民介绍,张文的动脉瘤巨大,单纯的支架栓塞很容易复发。第一次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止血,不再出血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以闭塞动脉瘤。术中,李宝民凭借精湛的技术和经验,巧妙引导血流改变方向,从而有效阻止动脉瘤的进一步膨胀和破裂风险。手术顺利完成,造影显示动脉瘤栓塞致密,瘤腔不显影。术后第3天,张文可下床活动,四肢运动、语言功能等均正常。“他整个人都轻松了,还能愉快地和医生护士聊家常。”家属笑说。近日,张文已医院顺利完成二期手术,李宝民为其完全封堵动脉瘤,重塑动脉通道,避免了复发风险。■相关静如止水破如猛兽脑
动脉瘤预防有6招脑动脉瘤虽然名称中包含“瘤”字,但它并非肿瘤,而是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的动脉壁瘤状突出,在薄弱处鼓出的一个包。先天性血管发育缺陷或血管发育异常,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等导致动脉硬化,也可能引发动脉瘤。感染、创伤以及某些罕见因素也可能导致动脉瘤的发生。脑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因其是否破裂而有所不同:未破裂时: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头痛、头晕等。当动脉瘤体积较大时,可能压迫邻近的神经或脑组织,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等)、三叉神经痛、面部麻木等。破裂时: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常被患者描述为“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发热、颈强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部分患者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也有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脑动脉瘤也被喻为“静如止水破如猛兽”。如何预防这个“猛兽”?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动脉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监测并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至关重要。2.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3.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患上脑动脉瘤的风险,因此要保持适当的体重。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动脉瘤的发生风险,应尽早戒烟限酒。5.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也有助于降低脑动脉瘤的风险。6.定期进行脑部检查: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脑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脑动脉瘤。采写:南方+医院供图欧阳少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yf/1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