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6天的乐乐(化名),体重仅3.1公斤,颅内却长了一个巨大的动脉瘤,像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威胁着乐乐幼小的生命。8月14日,医院神经外科为乐乐成功实施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夹闭+颅内血肿清除术,乐乐在出生16天后重获新生。据查阅文献,乐乐是目前国内救治年龄最小的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
“孩子出生不久就出现抽搐,当时以为是呛奶了。”乐乐的父亲黄先生回忆,医院给孩子做了CT、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考虑颅内出血、脑梗死等情况,虽然进行了治疗,但孩子的抽搐仍反复发作。随后,病情危重的乐乐在医院转运团队护送下跨省转入该院新生儿科。医院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现乐乐的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可见一巨大动脉瘤,直径约2厘米,且已破裂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医院新生儿科、神经外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立即进行集中会诊。考虑到乐乐年龄小,血管纤细,不宜行介入治疗,开颅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然而乐乐身体基础条件非常差,大量出血不仅导致血容量少,而且昏迷、无自主呼吸的状态,又进一步加大了手术和麻醉的风险。为了确保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多学科专家团队经过详细严谨的术前讨论,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并做好应急预案。
术前CTA提示巨大动脉瘤(箭头所指)
乐乐术前术后CT结果对比
8月14日,出生16天的乐乐被送入手术室,神经外科主任刘景平带领手术团队实施手术。由于乐乐已经发生一次动脉瘤破裂,大量暗红色陈旧性血凝块覆盖乐乐整个左侧大脑表面。刘景平在显微镜下仔细清除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及颈动脉池内血肿后,显露出颈内动脉,乐乐的颈内动脉直径约2毫米,颈内动脉上行分叉处有一巨大动脉瘤,大小约2.1*2厘米,周围可见血凝块并与脑组织粘连。刘景平用动脉瘤探针探查仔细分离动脉瘤,切除大部分瘤体,将动脉瘤塑形后永久动脉瘤夹夹闭。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