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压药有多毒澎湃在线

                            

潘俊杰

医师启航新健康博士专家团

在我从医的近20年中,

“潘医生,降压药毒性大吗?”

“能不能给我处方对肝肾毒性小一些的降压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类似这样的问题不绝于耳,

几乎每天都有人问,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降压药副作用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的确,

每一种降压药

都有相应的副作用。

在这里潘医生先把

几类常用的

降压药物的副作用

给大家讲一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xx普利)类药物:

安全性高,

常见的副作用是干咳,

特点是持续性,或轻或重,

轻者觉喉咙发痒,

重者干咳不断,

但是没有很大的危险,

停药后干咳症状会消失。

其它很少见的副作用

包括皮疹、胃肠不适等。

极罕见是血管神经性水肿,

可以发生在

脸、唇、舌、声门和喉部,

如果发生在

舌、声门和喉部是危险的,

应医院。

对xx普利类药物过敏、

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

有过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

妊娠和哺乳妇女,

应该避免使用这一类药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即xx沙坦)类药物:

这类药物总体副作用比较小,

这也是这类药物

在我国国产仿制品较多、

使用者较多的原因。

主要的副作用包括干咳

(比上一类药物发生率要低)、

胃肠道不适、皮疹,

也有可能发生

极罕见的血管神经性水肿。

对xx沙坦类药物过敏、

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

有过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

妊娠和哺乳妇女,

应该避免使用这一类药物。

而且xx沙坦类药物不应与xx普利类药合用。

钙离子拮抗剂(即xx地平)类药物:

安全性高,

常见的副作用是水肿,

包括面部、下肢水肿,

有些人是全身肿胀,

少见的是牙龈肿胀。

其它的副作用

包括头痛、面红、心跳加快、

皮疹、消化道不适、过敏等。

这类药物在我国使用量很大,

主要与这类药降压作用较好、

副作用较少、

可以和其它类降压药

组合使用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利尿剂:

目前最常用的是

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

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钾,

可能会导致全身乏力,

应该引起注意,

必要时抽血化验。

其它的副作用包括

利尿剂

可能干扰血糖、血脂、尿酸的代谢,

引起血糖、血脂、尿酸的升高。

部分对磺胺过敏的人

可能对氢氯噻嗪过敏,

引起全身皮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利尿剂

对于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

却是良药,

一般来说使用两种降压药

不能控制好血压的话,

应该加用利尿剂,

往往效果会比较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有降压药过量

都会导致低血压的副作用,

应该引起重视,

平时应该监测血压。

其次,

本身肝功能良好的情况下,

上述四类一线降压药物

一般不会影响肝功能;

如果高血压的患者合并肝病,

出现肝功能下降,

原先应用的降压药效果

可能会增加,

应该密切注意监测血压,

一旦出现低血压,

应该及时减量或停药。

xx普利、xx沙坦使用后

具有心脏、肾脏和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

使用早期可能出现

过性肾功能下降,

但往往能自行恢复,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可以咨询一下

专业的肾脏内科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之,

目前主流的一线降压用药的

副作用是比较小的,

远远低于高血压带来的危害,

("关于并发症,请听下回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千万不要盲信

某些非专业人士所谓的

降压药物毒性很大,

去停用降压药,

而对自己的血压高听之任之,

最终受害的

是患高血压的自己。

有些为了不吃西药、

或是在练气功瑜伽、

或是吃什么所谓的“中药”,

最终可能倒在了

“心梗”“脑梗”“心衰”“肾衰”等的路上!

|作者简介|

潘俊杰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五上午(医院总院)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心内科副教授。

年参加工作以来,

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

内科功底深厚,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

工作认真负责,深受病家好评,

并多次获得医院优秀党员称号。

曾在海外独立开展心血管内科工作2年,

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经验。

主要擅长:冠心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及支架植入;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及起搏器植入;

高血压诊断、药物调整及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

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

对心内科危重症疾病的抢救有独到的经验。

尤其对冠心病复杂病变的

支架植入有较深的理解和造诣,

每年独立完成急诊及平诊手术多例。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

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演变过程

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及应用性基础研究和探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第二负责人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实施二项以及主持复旦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提升项目课题等多项课题。

先后入选复旦大学附属医院

优秀人才计划“华菁奖”、复旦大学“卓学计划”。

作者

潘俊杰

配图

张小妍

校对

丁宇张小妍

排版

闵勇卢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myc.com/dmlplyf/1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