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2岁的陶先生,脑出血、脑栓塞,人已濒危。情况危急之下,医院内科专家紧急抢救,最终老人转危为安。
陶先生,家住呼兰区杨林乡,他可谓是多病缠身,冠心病30余年、心绞痛3年、陈旧性心肌梗死2年、腔隙性脑梗塞10年、脑萎缩10年、高血压3年、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
由于长期受病痛困扰,他记忆力差、更容易忘事,身体也日渐消瘦。
两周前的一天,他外出时感到胸闷气短、周身乏力、反复反酸、烧心、腹胀,更为重要的是走路不稳、右下肢乏力,不停地流口水。
情况十分危险,家人立即将医院急诊科就诊。经头部CT、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心率失常、心动过速、神经衰弱。在相关抢救之后,陶先生病情稍平稳,随后被送入24楼内科病房接受系统治疗。
由于患者为疾病急性期,赵大鹏主任与科内医生会诊,在综合分析了各种利弊之后,一起制定了系统的治疗方案。科学用药,对症治疗。给予改善供血及循环、稳定斑块,抗小板聚集,抗凝、减轻心肌耗氧量,疏肝解郁,抗炎、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
每天查房的时候,除去那些昏迷的患者之外,科主任赵大鹏会尽可能和患者聊上几句,除了了解患者需求之外,更多的是为了从聊天中探询患者的恢复情况。
护士长带领护士们认真进行点滴换药。虽然患者身上有异味,但为了患者的健康,她们一边安慰患者配合治疗,一边认真地护理。
“异味、脏乱,这些都不重要,患者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让患者少受罪,感觉舒适,尽快出院回家这才是最终目的。”护士长仇婷说出了她们的心声。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士们的细心照顾下,陶先生病情好转,一周后,顺利出院。
“这些医生和护士对我太好了,照顾的太周到了,像自己的儿女一样!”大病初愈的陶先生感慨万分。
临走时,他送上锦旗以示感谢,还特意向医生和护士们深深鞠了一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