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介入医学以其优越的治疗特点蓬勃发展,现已成为并列于内科、外科之外的第三大临床医学学科。介入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常见,通常位于颅内大动脉的分叉处,尤以脑底动脉环多见,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发病急、死亡率高。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35%,两次出血病死率可达85%,幸存者多留有后遗症。
常规的治疗方法有: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在数字X线监视下,在诊断性血管造影基础上将一根极细长柔软的导管通过股动脉进入血管内直达脑内病变部位进行治疗。介入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先进微创手术疗法,能准确安全到达病变部位,可局部给药,放置支架弹簧圈等治疗性器具,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很多疾病首选治疗方法。
患者崔xx,女,54岁,因“头痛3天,左侧肢体麻木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情况,三天前安静状态下出现头胀痛不适,左侧头顶部明显,无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无心慌胸闷无恶心呕吐等,病发后未治疗,上诉情况持续。1天来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力量尚可今为积极治疗,急来就诊,以“头痛待查,颅内动脉瘤”?为诊断收入我院,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差,进食欠佳,睡眠差,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手术前后对比
密网支架又被称为血流导向支架,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栓塞材料。通常动脉瘤是血管壁形成的囊状突起,血流导向支架或者密网支架,是在血管内跨过动脉瘤释放支架。由于这个支架的网眼非常小,会隔绝血管内的血液进入动脉瘤囊内,达到减少动脉瘤破裂出血,甚至动脉瘤治愈的可能。密网支架的导丝非常细,比头发丝还要细。它主要的作用机制是血流动力学,并非完全的填塞机制,与既往的弹簧圈栓塞不同。该项手术费用已纳入医保范围,为更多的患者减轻经济负担,解除病痛带来了福音!
咨询(寇主任),(安主任)
供稿:介入手术室神经内科二病区
编辑:周洁欣
责编:牛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