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患者因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前来就诊,一做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CT结果一出,首诊医生立刻警觉起来,嘱咐尽快送往神经科监护病房,安排下一步治疗。这时家属经常想到的问题是:出血多吗?当得到否定答案后又十分纳闷,既然出血不多,怎么又告诉我非常严重、十分危险的话,又得造影又得手术的,一下子听晕了不知所措。今天我们聊一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一回事。
在大脑与颅骨之间有三层膜,其中间一层半透明的膜,名为蛛网膜。某些原因导致血管破裂,血液流到蛛网膜下腔,就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果这种出血是自发的,而非外伤造成,那么基本上就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或者血管畸形造成的。其中,动脉瘤破裂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70%~75%。动脉瘤是血管“鼓个泡”,常常发生在血管的分叉处,如下图:
所以动脉瘤实际上是血管的病变,而非肿瘤。但是这个动脉瘤不得了,血就是从它的基底部漏出去的,更形象地说,应该是“呲”出去的,因为它生长在动脉的分叉,血流压力可不小。病因已经明了,那么很自然就会想到以下三个问题:这个动脉瘤怎么来的?为什么会破?出血了怎么办?下面对这几个问题一一作答。
前两个问题合二为一,也就是发病机制。过去曾认为动脉瘤是先天的,可以发现血管的中膜发育缺失,而且常在血管分叉的顶端。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发现,此类缺陷不仅颅内血管有,颅外血管也有,而囊性动脉瘤很少发生在颅外;中膜缺陷常发生在儿童,而动脉瘤很少在此年龄段发生。目前看来,动脉瘤是由于遗传易感性加上后天获得性危险因素造成的,但还不清楚动脉瘤到底是快速(数分钟内)形成,还是很慢(数天或几个月)形成。动脉瘤的破裂危险与大小有关,吸烟、高血压、酗酒也起了部分作用。在某些病例中,破裂发生于用力、性交的时候,但并非必然联系。
一旦发生破裂,患者往往会出现突发性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意识丧失、局灶性体征和癫痫。
后一个问题,出血之后如何治疗?原理上非常容易理解,既然鼓的这个泡破裂了,那么封上出血口就得了。事实上也如猜测,两种办法:开颅手术,找到动脉瘤,用夹子夹住瘤颈;或者从血管内治疗,把特制的弹簧圈盘起来填塞到动脉瘤中。
刚刚阐述原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做起来还是有许许多多的难题和风险。首先要知道动脉瘤长在哪了,因此第一步要脑血管造影。可一造影,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约有20%的患者,造影未能找到出血的来源,在动脉痉挛的情况下,血流降低妨碍动脉瘤显影,应在以后再次检查血管造影。有些造影结果显示颅内存在多个动脉瘤,这时就需要分析哪个动脉瘤出的血,对哪个动脉瘤进行治疗。
转自:急诊时间
请长按下面敬请,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疯病初期什么样白癜风精细化诊疗